醋酸乙烯酯(VAC)、马来酸酐(MAH)及VAC/MAH体系非均相接枝聚合反应的研究
前言 | 第1-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41页 |
·光接枝聚合反应 | 第18-31页 |
·光接枝聚合反应的特点 | 第18-19页 |
·光接枝技术的化学原理 | 第19-21页 |
·光接枝方法简介 | 第21-23页 |
·光接枝聚合反应体系 | 第23-28页 |
·光接枝聚合物的分离 | 第28页 |
·光接枝产物的表征 | 第28-29页 |
·光接枝技术的应用 | 第29页 |
·近期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VAC的光接枝聚合反应 | 第31页 |
·交替共聚反应 | 第31-39页 |
·马来酸酐的均聚反应 | 第31-32页 |
·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反应 | 第32-38页 |
·近期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论文选题的学术思想、目的和意义 | 第39-40页 |
·研究方案 | 第40-41页 |
第二章 VAC的光接枝聚合反应 | 第41-88页 |
前言 | 第41页 |
第一节 实验 | 第41-48页 |
·主要原料 | 第41-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8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48-86页 |
·VAC光接枝聚合反应的基本规律 | 第48-68页 |
·不同接枝方法的比较 | 第68-73页 |
·溶剂的影响 | 第73-80页 |
·接枝聚合反应过程中膜的交联现象 | 第80-85页 |
·接枝膜的表面亲水性 | 第85-86页 |
第三节 结论 | 第86-88页 |
第三章 MAH的光接枝聚合反应 | 第88-116页 |
前言 | 第88页 |
第一节 实验 | 第88-90页 |
·主要原料 | 第88-89页 |
·实验方法 | 第89-90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90-114页 |
·溶液法 | 第90-99页 |
·熔融法 | 第99-102页 |
·自引发光接枝聚合反应 | 第102-110页 |
·接枝膜的表征与性能 | 第110-114页 |
第三节 结论 | 第114-116页 |
第四章 VAC/MAH一步法光接枝聚合反应 | 第116-132页 |
前言 | 第116页 |
第一节 实验 | 第116-117页 |
·主要原料 | 第1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16-117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17-130页 |
·单体组成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单体总浓度的影响 | 第119页 |
·光引发剂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溶剂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VAC/MAH光接枝聚合反应动力学 | 第123-128页 |
·接枝聚合物的组成 | 第128-130页 |
第三节 结论 | 第130-132页 |
第五章 VAC/MAH二步法接枝共聚反应 | 第132-162页 |
前言 | 第132页 |
第一节 实验 | 第132-136页 |
·主要原料 | 第132-133页 |
·实验方法 | 第133-136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36-160页 |
·半频哪醇休眠基浓度及分布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 第136-141页 |
·VAC/MAH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141-148页 |
·活性接枝聚合 | 第148-152页 |
·共聚物的组成 | 第152-156页 |
·VAC/MAH共聚机理 | 第156-160页 |
第三节 结论 | 第160-162页 |
第六章 St/MAH接枝共聚反应 | 第162-177页 |
前言 | 第162页 |
第一节 实验 | 第162-164页 |
·主要原料 | 第162页 |
·实验方法 | 第162-164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64-176页 |
·St的光接枝聚合反应 | 第164-169页 |
·St/MAH的光接枝聚合反应 | 第169-171页 |
·St/MAH二步法接枝共聚反应 | 第171-176页 |
第三节 结论 | 第176-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92页 |
致谢 | 第192-19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