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国际关系论文--国际问题论文

从“维也纳机制”到“P5+1”--德国介入伊朗核问题调节的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绪论第9-17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选题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1-15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5-17页
  一、研究方法第15页
  二、论文的创新点第15-17页
第一章 伊朗核问题及其症结第17-28页
 第一节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进程第17-22页
  一、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核活动第17-18页
  二、伊斯兰革命后至“9·11”前的伊朗核活动第18-19页
  三、“9·11”事件后的伊朗核活动第19-21页
  四、2006年以来伊朗的核活动第21-22页
 第二节 伊朗核问题的影响第22-26页
  一、对中东地区秩序和安全的影响第22-24页
  二、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影响第24-26页
  三、对国际安全和全球经济的影响第26页
 第三节 伊朗核问题的症结第26-28页
第二章 德国介入伊核问题的原因第28-48页
 第一节 德国与伊朗的传统友好关系第28-29页
 第二节 德国在伊朗的政治和战略利益第29-32页
  一、德国在伊朗的政治利益第29-30页
  二、德国的大中东战略第30-32页
 第三节 德国在伊朗的经济利益第32-43页
  一、伊朗能源资源对德国的影响第32-40页
  二、德国与伊朗的贸易关系第40-43页
 第四节 思想观念的因素第43-48页
  一、德国的和平主义思潮第43-45页
  二、美国的黩武主义倾向第45-48页
第三章 从“维也纳机制”到“P5+1”——德国介入伊核问题的调节方式第48-59页
 第一节 “批判性对话”第48-51页
  一、“批判性对话”的开始第48-50页
  二、1998年开始的全面对话第50-51页
 第二节 2003年以来欧盟三国调节的“维也纳机制”第51-54页
  一、《德黑兰联合声明》的发表及影响第51-52页
  二、《巴黎协定》及其影响第52-54页
 第三节 “P5+1”磋商机制及其对伊核问题的调停第54-59页
  一、“P5+1”磋商机制的诞生第54-55页
  二、联合国安理会制裁机制下的“P5+1”磋商机制第55-59页
第四章 德国介入伊核问题的前景分析第59-68页
 一、德国与伊朗之间的矛盾第59-60页
 二、德国与美国之间的政策分歧第60-61页
 三、欧盟各国之间的意见分歧第61-64页
 四、德国与俄罗斯、中国之间的分歧第64-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
下一篇:哈萨克斯坦反腐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