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某高岭土除铁增白试验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引文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矿床类型及其分布 | 第10-11页 |
| ·高岭土矿产的储量与分布 | 第11页 |
| ·高岭土应用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2 高岭土增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高岭土物理法增白 | 第14-16页 |
| ·水选法 | 第14页 |
| ·浮选法 | 第14-15页 |
| ·磁选法 | 第15页 |
| ·高温煅烧法 | 第15-16页 |
| ·化学法 | 第16-17页 |
| ·酸溶法 | 第16页 |
| ·氧化漂白法 | 第16-17页 |
| ·还原漂白法 | 第17页 |
| ·生物除铁法 | 第17-18页 |
| ·有机酸除铁增白法 | 第18-19页 |
| 3 高岭土矿物基本特征 | 第19-24页 |
| ·高岭土物理性质 | 第19页 |
| ·阜新高岭土矿矿石性质 | 第19-21页 |
| ·试样的化学组成 | 第19-20页 |
| ·高岭土矿物组成 | 第20-21页 |
| ·高岭土染色物质的赋存形式及致色分析 | 第21-23页 |
| ·铁的赋存形式及致色 | 第22页 |
| ·碳和有机质致色 | 第22-23页 |
| ·钛的赋存形式及致色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4 不同方法对高岭土增白的试验对比分析 | 第24-33页 |
| ·高温煅烧法 | 第24-29页 |
| ·直接煅烧法 | 第24-27页 |
| ·添加剂煅烧法 | 第27-29页 |
| ·酸浸法 | 第29-31页 |
| ·沉降分离法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5 高岭土化学增白试验研究 | 第33-50页 |
| ·试验仪器及药剂 | 第33-34页 |
| ·化学增白原理与方法 | 第34页 |
| ·制样与测试 | 第34-35页 |
|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35-48页 |
| ·粒度对白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浓度对白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 ·保险粉对白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漂白时间对白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pH值对白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 ·增白剂对白度的影响 | 第43-46页 |
| ·交试验 | 第46-48页 |
| ·提纯增白后高岭土的性能表征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作者简历 | 第55-5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