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坯连铸二冷仿真软件的开发及数值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薄板坯连铸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 第10-15页 |
| ·国外薄板坯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 ·国内薄板坯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 ·典型薄板坯连铸工艺的介绍 | 第14-15页 |
| ·连铸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概况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2 薄板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 | 第18-32页 |
| ·建立薄板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 | 第18-21页 |
| ·薄板坯连铸凝固传热的数学描述 | 第18-19页 |
| ·差分方程 | 第19-21页 |
| ·冶金准则的设定 | 第21-22页 |
| ·时间步长的选择 | 第22-23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3-30页 |
| ·结晶器传热 | 第23-27页 |
| ·喷淋水与铸坯表面间传热 | 第27-29页 |
| ·夹辊与铸坯传热 | 第29页 |
| ·水聚集蒸发传热 | 第29-30页 |
| ·辐射区和空冷段传热 | 第30页 |
| ·钢种的热物性参数 | 第30-32页 |
| 3 薄板坯连铸二冷传热仿真软件开发 | 第32-49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软件的输入输出参数示意说明 | 第32-33页 |
| ·软件的程序流程图 | 第33-35页 |
| ·软件的功能结构图 | 第35-36页 |
| ·软件的主要特点 | 第36页 |
| ·传热软件的主要功能及运行过程说明 | 第36-46页 |
| ·铸坯横向凝固形貌模拟 | 第46-49页 |
| 4 薄板坯连铸二冷传热仿真研究 | 第49-74页 |
| ·薄板坯连铸机的结构参数 | 第49-53页 |
| ·结晶器结构参数 | 第49页 |
| ·二冷区的结构参数 | 第49-52页 |
| ·水流密度计算式中D 值的计算 | 第52-53页 |
| ·软件仿真的二冷水量 | 第53-55页 |
| ·薄板坯连铸的传热仿真软件结果及分析 | 第55-65页 |
| ·三个钢种纵向温度的分析 | 第55页 |
| ·薄板坯纵向温度的变化 | 第55-60页 |
| ·薄板坯断面温度分布 | 第60-63页 |
| ·薄板坯坯壳厚度的变化规律 | 第63-65页 |
| ·薄板坯MARC 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 第65-71页 |
| ·MSC.Marc/Mentat 软件简介 | 第65-66页 |
| ·Marc 的凝固传热方程有限元解法 | 第66-71页 |
| ·仿真软件与MARC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71-74页 |
| 5 薄板坯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 第74-86页 |
| ·热弹塑性应力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第74-80页 |
| ·应力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74-75页 |
| ·热弹塑性应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75-76页 |
| ·应力模型的有限元求解 | 第76-79页 |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79-80页 |
| ·高温力学性能参数 | 第80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80-86页 |
| ·等效应力结果及分析 | 第80-84页 |
| ·裂纹形成指数结果及分析 | 第84-86页 |
| 6 结论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附录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