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彝族史诗《查姆》与阴阳五行观念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绪论第13-17页
 一、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第13页
 二、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 五行说、阴阳说第16页
  (二) 阴阳五行说第16-17页
第一章 彝族史诗《查姆》及记录第17-20页
 一、《查姆》的田野调查情况第17-19页
  (一) “查姆”与《查姆》新解第17-18页
  (二) 《查姆》的版本与内容第18-19页
 二、《查姆》中记录“阴阳五行”的章节第19-20页
第二章 彝族史诗《查姆》中的阴阳五行观念表现第20-32页
 一、《查姆》中的阴阳五行起源说第20-22页
  (一) 雾露生阴阳与浊清、红绿生阴阳第20页
  (二) “哎哺”生阴阳、五行第20页
  (三) 《查姆》对五行起源的分散描写第20-22页
 二、阴阳五行观念在《查姆》中的运用第22-32页
  (一) 《查姆》中的人、物与阴阳观念第22-26页
  (二) 女神清洗日月和眼睛人与阴阳观念第26-29页
  (三) 《查姆》的“四套八本”与阴阳五行观念第29-32页
第三章 彝族史诗《查姆》中的阴阳五行观念成因第32-39页
 一、石器、青铜时代:原始思维与汉文化因素第32-33页
  (一) 万物有灵观念第32页
  (二) 汉文化因素第32-33页
 二、先秦至秦:远祖羌戎与《周易》的影响第33-34页
  (一) 羌戎死后归祖观念与雌雄观第33-34页
  (二) 《易经》与《易传》第34页
 三、汉魏晋六朝:巫文化的整合与道教的阴阳思想第34-37页
  (一) 汉移民与滇民的巫文化整合第34-35页
  (二) 道教的阴阳思想第35-37页
 四、唐宋时期:南诏创新神谱与毕摩教的影响第37-39页
  (一) 南诏根据“天地人”模拟唐中央政府创建神谱第37页
  (二) 毕摩教六物造天地说第37-39页
第四章 彝族史诗《查姆》中的阴阳五行观念第39-42页
 一、生死观与阴阳观念第39页
 二、阴阳﹒五行﹒十兽历与五方第39-40页
 三、火把节、点火祭田与阴阳五行观念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布洛陀经诗》的民间信仰文化内涵解读
下一篇:纳西族《创世纪》的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