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1页 |
| ·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 ·细菌好氧反硝化作用机制 | 第10-15页 |
| ·真菌反硝化作用机制 | 第15-16页 |
| ·生物脱氮技术新进展 | 第16-17页 |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第17-21页 |
| ·固定化的概念 | 第17页 |
| ·常用的固定化微生物载体 | 第17-18页 |
|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 ·固定化细胞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固定化细胞的展望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好氧反硝化细菌分离鉴定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1-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菌种 | 第21页 |
| ·培养基 | 第21页 |
| ·包埋剂及溶液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分离 | 第22页 |
| ·好氧反硝化能力的检测 | 第22页 |
|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 ·16SrDNA基因的PCR扩增 | 第23页 |
| ·16SrDNA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23页 |
| ·形态结构观察及生理生化性质的测定 | 第23页 |
| ·包埋小球的制作 | 第23-24页 |
| ·低温下包埋及未包埋反硝化菌脱氮效果的比较试验 | 第24页 |
| ·固定化小球处理含酚废水试验 | 第24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24-32页 |
|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分离和反硝化能力的研究 | 第24-25页 |
| ·细菌降解含氮废水能力的研究 | 第25-27页 |
| ·四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的鉴定 | 第27-32页 |
| ·固定化小球废水脱氮结果 | 第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讨论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一氧化二氮还原酶nosZ基因的克隆表达 | 第34-43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34页 |
| ·化学试剂及抗菌素 | 第34页 |
| ·常用贮存液 | 第34页 |
| ·常用缓冲液 | 第34-35页 |
| ·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它工具酶 | 第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 ·目的基因的克隆以及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策略(图3-1) | 第35页 |
|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参照2.2.3) | 第35页 |
| ·一氧化二氮还原酶nosZ基因的扩增 | 第35-36页 |
| ·PCR产物回收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DNA片段的回收 | 第36页 |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36页 |
| ·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 第36页 |
| ·DNA片段的连接 | 第36-37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37页 |
| ·蛋白质原核表达 | 第37页 |
|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 第37-38页 |
| ·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 ·一氧化二氮nosZ基因的获得 | 第38页 |
| ·重组质粒pMD-nosZ的构建及鉴定 | 第38-39页 |
| ·重组表达质粒pET-nosZ的构建及鉴定 | 第39-40页 |
| ·nosZ基因在E.coli BL21中的表达与鉴定 | 第40页 |
| ·nosZ基因序列的测定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