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

特有濒危植物八角莲保护遗传学和分子亲缘地理学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4页
1 前言第14-34页
   ·保护遗传学第14-15页
   ·濒危物种的保护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第15-26页
     ·简介第15页
     ·物种群体遗传变异与遗传结构的检测手段第15-17页
     ·濒危物种就地和迁地保护的取样策略第17-19页
     ·繁育生物学研究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第19-23页
     ·亲缘地理学在保护遗传学上的应用第23-26页
   ·八角莲的研究概况第26-31页
     ·物种介绍第26-28页
     ·八角莲研究进展第28-31页
   ·八角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目的第31-34页
     ·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32-34页
2 八角莲野外资源调查及取样第34-42页
   ·八角莲地理分布第34页
   ·野外调查与取样方法第34-36页
   ·调查取样结果分析第36-42页
     ·取样的群体和生境第36-38页
     ·资源状况分析第38-42页
3 繁育生物学研究第42-61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6页
     ·研究地点及生境特点第42-43页
     ·开花进程观察第43页
     ·花形态及各花部器官数量性状统计第43-44页
     ·花粉、花柱、柱头形态解剖特点第44页
     ·花粉胚珠比(P/O)的统计第44页
     ·杂交指数(Outcrossing index,OCI)的确定第44-45页
     ·昆虫访花行为的观察第45页
     ·花粉活力测定第45-46页
     ·柱头可授性检测第46页
     ·控制传粉实验第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7页
     ·八角莲花部形态性状及数量性状第46-49页
     ·八角莲开花进程第49-50页
     ·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期比较第50-51页
     ·访花昆虫种类及访花行为第51-53页
     ·昆虫访花频率第53-54页
     ·八角莲的繁育系统类型第54-57页
   ·讨论第57-61页
     ·繁育系统类型第57-58页
     ·影响昆虫访花和取食行为的主要因素第58-59页
     ·八角莲有性生殖失败的原因第59页
     ·基于繁育系统特点,制定保护策略第59-61页
4 叶绿体基因组DNA(CPDNA)序列分析第61-83页
   ·材料与方法第63-67页
     ·材料采集第63页
     ·方法第63-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79页
     ·八角莲序列的特征第67-71页
     ·单倍型分布和群体内遗传多样第71-72页
     ·群体遗传结构和亲缘地理结构分析第72页
     ·叶绿体单倍型系统和谱系关系第72-73页
     ·群体历史推测第73-79页
   ·讨论第79-83页
     ·物种水平cpDNA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第79-80页
     ·谱系分化与基因流第80-81页
     ·八角莲两个谱系的进化历史第81-83页
5 AFLP分析第83-105页
   ·材料与方法第85-95页
     ·材料第86页
     ·方法第86-95页
   ·结果第95-102页
     ·引物筛选第95页
     ·遗传多样性第95-97页
     ·群体遗传结构第97-102页
   ·讨论第102-105页
     ·遗传结构与遗传分化第102-104页
     ·不同进化单元第104-105页
6 八角莲的保护策略第105-111页
   ·进化显著单元的确定第105-106页
   ·保护生境及传粉昆虫第106-107页
   ·就地保护评价及保护建议第107-108页
   ·迁地保护评价及保护建议第108-111页
7 小结与展望第111-113页
   ·小结第111-112页
   ·展望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9页
博士期间发表和拟发表的论文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珍珠膜海绵共附生微生物PKS与NRPS的筛选与模块结构研究
下一篇:始旋链霉菌基因组重排育种、普那霉素发酵条件优化及高产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