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低温敏感突变体lts1的初步研究

致谢第1-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0页
 1 植物根系发生发育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植物根系的组成第14页
   ·植物根的形态结构第14-15页
     ·根的纵向结构第14-15页
     ·根的横向结构第15页
   ·植物侧根的发生发育第15-17页
     ·侧根原基的发生第15-16页
     ·侧根原基的形成第16页
     ·侧根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化第16-17页
     ·侧根的生长第17页
 2 侧根发生发育的激素调控第17-21页
   ·生长素调控与侧根形成第18-19页
   ·细胞分裂素调控与侧根形成第19页
   ·乙烯调控与侧根形成第19-20页
   ·脱落酸调控与侧根形成第20页
   ·其它激素第20-21页
 3 侧根发生发育的环境调控第21-24页
   ·水分条件与侧根形成第21-22页
   ·光照条件与侧根形成第22页
   ·温度条件与侧根形成第22页
   ·矿质营养与侧根形成第22-24页
     ·氮素营养与侧根形成第23页
     ·磷素营养与侧根形成第23-24页
     ·其它矿质营养与侧根形成第24页
 4 植物侧根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第24-28页
   ·侧根发育分子机理的研究方法第25页
   ·侧根发育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理第25-28页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理第25-26页
     ·植物激素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理第26-28页
     ·其它基因及其分子机理第28页
 5 该课题研究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低温敏感突变体的筛选和表型分析第30-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5页
   ·材料第30页
   ·方法第30-35页
     ·水稻 EMS诱变突变体的溶液培养和筛选第30-31页
     ·水稻低温敏感突变体的表型分析第31-33页
       ·温度梯度实验表型观察及根系参数分析第31-32页
       ·侧根原基形成的观察第32页
       ·花粉活性检测第32-33页
       ·全生育期性状分析第33页
     ·N、P养分实验相关分析第33页
     ·植物激素相关分析第33-35页
       ·生长素抗性分析第33-34页
       ·细胞分裂素抗性分析第34页
       ·乙烯抗性分析第34页
       ·脱落酸抗性分析第34-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49页
   ·水稻 EMS诱变突变体的筛选第35页
   ·突变体的表型分析第35-42页
     ·温度梯度实验表型观察及根系参数分析第35-39页
     ·侧根原基形成的观察第39-40页
     ·花粉活性检测第40-41页
     ·全生育期性状分析第41-42页
   ·N、P养分实验相关分析第42-45页
   ·植物激素相关分析第45-49页
     ·生长素抗性分析第45-46页
     ·细胞分裂素抗性分析第46-47页
     ·乙烯抗性分析第47-48页
     ·脱落酸抗性分析第48-4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9-50页
第三章 基因定位分析第50-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5页
   ·材料第50页
   ·方法第50-55页
     ·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和 F2群体的创建第50-51页
     ·F2群体 DNA的提取第51-52页
     ·突变基因的图位克隆第52-54页
       ·SSR和 STS分子标记的发展第52-53页
       ·PCR反应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第53-54页
     ·初步定位第54-55页
     ·准确定位第55页
 2 结果与讨论第55-59页
   ·F_2群体的创建和遗传分析第55-56页
   ·初步定位第56-57页
   ·准确定位第57-58页
   ·所用分子标记信息第58-5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59-60页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第60-62页
 1 结论第60-61页
 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正交光路的低成本、集成化LED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的研制
下一篇:水稻高位分蘖发育突变体sfl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