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XJT9503高温中性蛋白酶基因克隆及工程菌构建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0页
   ·蛋白酶第7-13页
     ·蛋白酶及其分类与命名第7-8页
     ·蛋白酶作用机理第8-13页
   ·中温中性蛋白酶研究概况第13-15页
     ·中温中性蛋白酶产生菌第13页
     ·高产菌株的选育第13-14页
     ·中温中性蛋白酶基因与工程菌构建第14-15页
     ·中温中性蛋白酶应用第15页
   ·高温中性蛋白酶第15-18页
     ·耐热微生物和高温酶第15-16页
     ·高温蛋白酶与中温蛋白特性差异第16页
     ·高温中性蛋白酶研究概况第16-18页
       ·高温中性蛋白酶产生菌第16-17页
       ·高温中性蛋白酶耐热机理第17页
       ·高温中性蛋白酶的生产与应用第17-18页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高温中性蛋白酶基因克隆与分析第20-36页
   ·材料和方法第20-29页
     ·研究材料第20-23页
     ·实验方法第23-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细菌染色体DNA提取第29页
     ·PCR克隆高温中性蛋白酶基因与分析第29-33页
     ·PCR克隆DNA片段功能分析第33-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高温中性蛋白酶巴斯德毕赤酵母工程菌构建第36-46页
   ·材料和方法第36-40页
     ·实验材料第36页
     ·实验方法第36-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5页
     ·基因改造第40-44页
     ·酵母基因工程菌构建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基因工程菌产中性蛋白酶特性分析第46-50页
   ·材料和方法第46-47页
     ·实验材料第46页
     ·实验方法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酶的最适作用温度第47页
     ·酶的最适作用pH第47页
     ·金属离子及EDTA对酶活性的影响第47-48页
     ·酶的热稳定性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50-52页
   ·讨论第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 1: 菌种与质粒特性第55-57页
附录 2: 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和常规试剂配制方法第57-58页
附录 3: 实验中所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第58-59页
致谢第59-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8S rDNA和ITS序列同源性分析在酸马奶酵母菌分子生物学鉴定中的应用
下一篇:刺山柑热休克蛋白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