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深刻内涵 | 第9-10页 |
|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军事领域发展变化的外在因素 | 第10-13页 |
|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中华民族跨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内在要求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理论价值 | 第14页 |
| ·实践价值 | 第14-15页 |
|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5-16页 |
|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第16-2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 ·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军事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 第22-32页 |
|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军事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第22-32页 |
|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呼唤新型军事指挥人才 | 第22页 |
| ·强化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军事指挥人才培养的主流 | 第22-24页 |
| ·武警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 第24-32页 |
| 第三章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2-38页 |
| ·课程目标过度军事化,忽视人的发展 | 第32-33页 |
| ·第一任职需要与长远发展矛盾显著 | 第32-33页 |
| ·学员的综合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 | 第33页 |
| ·选修课比重过小,认识程度不够 | 第33页 |
| ·课程内容与生活相疏离 | 第33-35页 |
| ·知识课程主导下的课程体系的弊端 | 第34页 |
| ·专业内容和结构不够合理,课程设置凌乱 | 第34页 |
| ·着眼于培养军事专门人才,重视教育的功利价值 | 第34-35页 |
|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 第35-36页 |
| ·教学管理机械,评价分析形式化 | 第36-38页 |
| ·计划执行的强制性 | 第36页 |
| ·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性 | 第36页 |
| ·评价分析的形式化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武警指挥院校课程建设滞后产生的原因 | 第38-42页 |
|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建校晚,课程建设主要来自其它院校的课程体系 | 第38页 |
|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传统课程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 第38-41页 |
| ·强调人才培养的一次性,发展后劲不足 | 第38-39页 |
| ·强调专业教育的实用性,制约人才培养质量 | 第39页 |
| ·强调办学的特殊性,开放办学力度不够 | 第39-40页 |
| ·信息战理论的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 | 第40页 |
| ·教学内容条块分割、内容单一 | 第40-41页 |
| ·教学方法手段信息化水平不高 | 第41页 |
| ·管理制度不规范,细化程度不够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下武警初级指挥院校课程改革的对策 | 第42-59页 |
| ·调整教学目标 | 第42-44页 |
| ·优化培养顶层设计,构建人才标准体系 | 第43页 |
| ·开展警地联合办学 | 第43页 |
| ·扩大依托培养范围 | 第43页 |
| ·实行专业归口培训 | 第43页 |
| ·广设基础课,形成基础知识结构网络 | 第43-44页 |
| ·调整教学内容 | 第44-53页 |
| ·优化课程体系 | 第44-47页 |
| ·更新教学内容 | 第47-49页 |
| ·调整教学时间,明确课程比例 | 第49-50页 |
| ·规范教学标准 | 第50页 |
| ·加强综合性训练 | 第50-52页 |
| ·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 第52-53页 |
| ·改进教学方法 | 第53-55页 |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信息化教学手段 | 第53-54页 |
| ·以武警指挥生长干部本科学历教育教学方案组织教学 | 第54页 |
| ·遵循先基础后应用、先理论后实践原则安排教学 | 第54页 |
| ·充实前沿内容和最新成果,做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 | 第54-55页 |
|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 第55页 |
| ·教学评价 | 第55-59页 |
| ·教员队伍的评价管理机制 | 第55-56页 |
| ·学员学习的评价管理机制 | 第56-57页 |
| ·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估机制 | 第57-59页 |
| 结语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