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引论第8-19页
 一、论题的确定第8-11页
 二、论题的限定第11-15页
 三、本文的论述进路及框架安排第15-19页
第一章 农民社会保障权一般理论分析第19-50页
 一、社会保障权的属性分析第19-32页
  (一) 社会保障权的起源和发展第19-27页
  (二) 作为基本人权的社会保障权第27-30页
  (三) 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社会保障权第30-32页
 二、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凸显第32-38页
  (一) 社会保障演进路径中农民社会保障需求的出现第32-36页
  (二)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农民社会保障权问题第36-38页
 三、农民社会保障权的要素分析第38-50页
  (一) 对农民社会保障权主体的界定第38-39页
  (二) 农民社会保障权义务主体的分析第39-47页
  (三) 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内容第47-50页
第二章 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缺失分析第50-92页
 一、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历史探源第50-55页
  (一) 我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第50-51页
  (二) 我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第51-54页
  (三) 对我国农民社会保障变迁的简要评述第54-55页
 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农民社会保障权——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第55-72页
  (一)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导致社会保障权产生分野第55-59页
  (二) 二元结构下社会保障权的差别——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第59-72页
 三、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无法实现的认识误区第72-83页
  (一)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思想导致农民社会保障权被忽略第72-74页
  (二) 经济决定论——经济实力与建立农民社会保障权的悖反第74-78页
  (三) 家庭保障完成农民保障权的观念解读第78-80页
  (四) 土地保障实现农民保障权的观念解读第80-82页
  (五) 对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现状的评述第82-83页
 四、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无法实现的现实原因第83-92页
  (一) 经济上的匮乏导致农民无法切实实现社会保障权第83-87页
  (二) 农民组织弱化,利益表达权缺失第87-92页
第三章 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价值分析第92-127页
 一、社会公平——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基本价值第93-108页
  (一) 对社会公平价值的追求第93-97页
  (二) 对社会公平价值的解读第97-102页
  (三) 农民社会保障权对社会公平的实现第102-103页
  (四) 社会公平与效率——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现的价值取向第103-108页
 二、安全——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的目标价值第108-113页
  (一) 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第108-109页
  (二) 法律对安全价值的确认第109-111页
  (三) 安全是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的目标价值所在第111-113页
 三、人的发展——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的终极价值第113-120页
  (一) 人的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第113-117页
  (二) 农民社会保障权对人的发展的满足和促进第117-120页
 四、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现的原则第120-127页
  (一) 保障农民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第120-122页
  (二) 差别性保障原则第122-124页
  (三) 多层次性保障原则第124-127页
第四章 和谐社会与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第127-148页
 一、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第127-136页
  (一) 对当代我国存在不和谐现象的解析第127-129页
  (二) 和谐社会对农民社会保障权的需求第129-131页
  (三) 和谐社会下农民社会保障权的正义诉求第131-136页
 二、和谐社会下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机制第136-148页
  (一) 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现的法律体系第137-144页
  (二) 建构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现的法律救济制度第144-148页
结语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6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66-167页
论文摘要第167-172页
ABSTRACT第172-176页
后记第176-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政府在纠纷处理中的作用及模式--兼论多元化纠纷处理机制的设立
下一篇:冷战时期印美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