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第1章 引言第8-14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9页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9-14页
第2章 银行体系脆弱性及其经典理论第14-33页
   ·概念厘清第14-16页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外在表现第16-24页
   ·金融脆弱性假说第24-26页
   ·银行挤兑理论第26-30页
   ·道德风险论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银行体系脆弱性核心测度第33-52页
   ·文献回顾第34-40页
     ·国外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第34-35页
     ·国内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第35-38页
     ·指数合成方法第38-40页
   ·核心指标体系设计第40-42页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核心测度第42-51页
     ·数据来源第42页
     ·指标的变化趋势第42-47页
     ·核心测度指数计算第47-49页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分析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的计量分析第52-75页
   ·文献综述第52-58页
     ·理论研究文献综述第52-54页
     ·实证研究文献综述第54-58页
   ·宏观经济因素主成份分析第58-62页
     ·变量选择第58-59页
     ·主成份分析第59-62页
   ·Logit 回归分析第62-64页
     ·Logit 模型第62-63页
     ·指标选取第63页
     ·Logit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第63-64页
   ·长期均衡的协整分析第64-69页
   ·宏观经济因素与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脉冲响应分析第69-74页
     ·Granger 因果分析第69-71页
     ·脉冲响应分析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制度因素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分析第75-89页
   ·概述第75-78页
     ·制度变迁的成本分担假说第75-76页
     ·影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制度因素第76-78页
   ·集中型银行体系结构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第78-83页
     ·文献回顾第78-79页
     ·我国的银行体系结构第79-80页
     ·滞后效应检验第80-83页
   ·预算软约束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第83-87页
     ·文献回顾第83-84页
     ·变量选取第84-85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85页
     ·滞后效应分析第85-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6章 外部环境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效应第89-101页
   ·文献回顾第89-92页
   ·外部指标体系设计第92-96页
   ·基于ECM 的外部冲击反应实证分析第96-99页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第96页
     ·相关分析第96-97页
     ·基于ECM 的冲击反应分析第97-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结论第101-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论文摘要第119-122页
Abstract第122-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地下经济规模估计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国际证券市场的相关性、周期性及传导特征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