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2页 |
·国内外工业园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现状 | 第12-23页 |
·生态工业园区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实践现状 | 第13-19页 |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实践现状 | 第19-22页 |
·综合分析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23-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24-25页 |
第2章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基本理论 | 第25-36页 |
·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 | 第25-29页 |
·末端治理 | 第26-27页 |
·清洁生产 | 第27-28页 |
·生态工业 | 第28页 |
·循环经济 | 第28-29页 |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第29-32页 |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29页 |
·支持循环经济的理念与实践 | 第29-30页 |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循环经济的模式 | 第31-32页 |
·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原则 | 第32-36页 |
·生态工业园区的缘起 | 第32-33页 |
·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原则 | 第33-36页 |
第3章 湖平循环经济工业园现状分析 | 第36-48页 |
·湖平工业园概况 | 第36-43页 |
·湖平工业园区的现状与特点 | 第36-37页 |
·湖平工业园区的地位与作用 | 第37页 |
·湖平工业园区的优势 | 第37-39页 |
·湖平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基础 | 第39-43页 |
·湖平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的动因分析 | 第43-45页 |
·湖平园区建设的外部动因 | 第43-44页 |
·湖平园区建设的内部动因 | 第44-45页 |
·湖平循环经济工业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5-48页 |
·湖平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 第45-46页 |
·湖平循环经济工业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 第46-48页 |
第4章 湖平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规划方案设计 | 第48-57页 |
·湖平工业园区定位 | 第48-49页 |
·总体定位 | 第48-49页 |
·功能定位 | 第49页 |
·产业定位 | 第49页 |
·发展定位 | 第49页 |
·湖平工业园发展目标 | 第49-51页 |
·产业发展目标 | 第49-50页 |
·循环经济发展指标 | 第50-51页 |
·湖平工业园区系统调整建议 | 第51-53页 |
·建立健全工业园的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 | 第51-52页 |
·加快企业内部循环链条的形成 | 第52页 |
·积极推进实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 第52页 |
·大力提高综合利用率并降低能耗 | 第52-53页 |
·湖平园区循环经济产业规划 | 第53-55页 |
·黄金冶炼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 第53-54页 |
·再生铜及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 第54-55页 |
·项目规划与投资 | 第55-57页 |
·工业园生态功能分区 | 第55-56页 |
·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整体情况 | 第56-57页 |
第5章 主要配套措施和保障措施 | 第57-64页 |
·国土开发利用及保障 | 第57-59页 |
·土地管理工作重点 | 第58页 |
·主要保障及措施 | 第58-59页 |
·生态环境保护及保障 | 第59-61页 |
·工业园环保规划目标 | 第59页 |
·环保工作重点 | 第59-60页 |
·主要保障措施 | 第60-61页 |
·组织管理的主要保障措施 | 第61-64页 |
·组织领导 | 第61页 |
·政策法规 | 第61-62页 |
·工作标准及考核 | 第62页 |
·舆论宣传 | 第62-63页 |
·机制保障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