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前言 | 第7-8页 |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立题背景 | 第8页 |
2.主要工作内容 | 第8页 |
3 本工作创新点 | 第8-9页 |
4 本工作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空气电极 | 第10-13页 |
·空气电极简介 | 第10页 |
·空气电极结构 | 第10-13页 |
·空气电极研究现状 | 第13页 |
·氧还原反应的一般机理 | 第13-15页 |
·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碳材料 | 第16页 |
·贵金属催化剂 | 第16-18页 |
·其他金属及合金 | 第18页 |
·金属螯合物 | 第18-19页 |
·锰氧化物 | 第19页 |
·钙钛矿型氧化物 | 第19-20页 |
·尖晶石型氧化物 | 第20-21页 |
·AB_2O_4型尖晶石型氧化物的性质及合成 | 第21-23页 |
·AB_2O_4型尖晶石的结构 | 第21页 |
·AB_2O_4型尖晶石的性质及其在氧还原催化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AB_2O_4型尖晶石型氧化物系列的合成方法 | 第22-23页 |
·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 | 第23-29页 |
·微波加热技术原理 | 第23-25页 |
·微波加热技术的特点 | 第25页 |
·微波加热技术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催化剂的制备与电化学测试技术 | 第29-37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30-31页 |
·常规加热方法制备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 | 第30-31页 |
·微波加热方法制备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 | 第31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1-32页 |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7页 |
·空气电极的制备 | 第32页 |
·电解池的制备与测试装置 | 第32-33页 |
·电化学测试技术 | 第33-37页 |
第三章 催化剂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7-52页 |
·常规加热方法制备氧化物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7-41页 |
·常规加热方法制备的氧化物的表征 | 第37-39页 |
·常规加热方法制备产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9-41页 |
·微波加热方法制备氧化物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1-48页 |
·微波加热方法制备的氧化物的表征 | 第41-44页 |
·微波加热方法制备产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4-48页 |
·两种热处理方法制备的氧化物的性能比较 | 第48-51页 |
·XRD结果比较 | 第48-49页 |
·SEM结果比较 | 第49页 |
·氧还原反应(ORR)极化曲线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微波合成氧化物工艺研究 | 第52-59页 |
·微波吸波剂 | 第52-55页 |
·微波吸收剂的选择 | 第52-53页 |
·吸波剂用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微波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空气电极稳定性的研究 | 第59-67页 |
·前驱物中碳材料的添加量对电极稳定性的影响 | 第59-61页 |
·热处理对电极的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63页 |
·锌-空气电池放电性能测试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