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7页 |
| ·国外深海采矿方案及力学分析研究 | 第10-15页 |
| ·国内深海采矿方案及力学分析研究 | 第15-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论文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扬矿系统力学模型 | 第19-27页 |
| ·前言 | 第19页 |
| ·扬矿系统的设计模型 | 第19-20页 |
| ·扬矿系统的受力分析 | 第20-26页 |
| ·扬矿系统液动力分析 | 第20-21页 |
| ·扬矿系统液动力载荷计算 | 第21-24页 |
| ·扬矿系统阻力系数 | 第24-25页 |
| ·扬矿系统外部载荷计算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扬矿系统有限元建模研究 | 第27-38页 |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 ·有限元的基本思想 | 第27页 |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27-28页 |
| ·有限单元模型构成 | 第28-30页 |
| ·单元划分 | 第28-29页 |
| ·材料参数 | 第29页 |
| ·边界条件 | 第29页 |
| ·水泵和中间仓的模拟 | 第29-30页 |
| ·管接头的处理 | 第30页 |
| ·附着电缆的处理 | 第30页 |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过程 | 第30-31页 |
| ·空间梁单元的刚度矩阵 | 第31-37页 |
| ·梁单元的刚度矩阵 | 第32-35页 |
| ·系统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变换 | 第35-37页 |
| ·系统整体刚度矩阵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扬矿系统拖曳特性分析 | 第38-65页 |
| ·波流联合作用下扬矿系统拖曳特性分析 | 第38-48页 |
| ·扬矿管与采矿船固接时拖曳特性 | 第38-43页 |
| ·扬矿管与采矿船铰接时拖曳特性 | 第43-48页 |
| ·采矿船逆流匀速拖航时扬矿系统拖曳特性分析 | 第48-56页 |
| ·u_(ship)=0.5m/s逆流拖航时扬矿系统拖曳特性 | 第48-53页 |
| ·u_(ship)=1m/s逆流拖航时扬矿系统拖曳特性 | 第53-56页 |
| ·采矿船顺流匀速拖航时扬矿系统拖曳特性分析 | 第56-60页 |
| ·u_(ship)=0.5m/s顺流拖航时扬矿系统拖曳特性 | 第57-59页 |
| ·u_(ship)=1m/s顺流拖航时扬矿系统拖曳特性 | 第59-60页 |
| ·中间仓与管道固接时扬矿系统拖曳特性分析 | 第60-63页 |
| ·采矿船静止时中间仓附近节点受力 | 第61页 |
| ·u_(ship)=0.5m/s逆流时中间仓附近节点受力 | 第61-62页 |
| ·u_(ship)=1m/s逆流时中间仓附近节点受力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5-73页 |
| ·测试方案设计 | 第65-69页 |
| ·实验设备 | 第65页 |
| ·实验模型 | 第65-66页 |
| ·测试点安排及贴片分布 | 第66-67页 |
| ·静态测试过程 | 第67-68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68-69页 |
| ·实验仿真分析 | 第69-70页 |
| ·仿真建模 | 第69页 |
| ·仿真结果 | 第69-70页 |
| ·实验值与仿真结果比较 | 第70-71页 |
| ·应力比较 | 第70-71页 |
| ·形态比较 | 第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本文结论 | 第73页 |
| ·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