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贪污贿赂罪论文

论中国腐败犯罪的刑法治理--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基点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腐败问题综述第11-32页
 第一节 腐败现象扫描第12-18页
  一、腐败观察指数第12-14页
  二、全球贪腐趋势指数第14-15页
  三、行贿指数第15-16页
  四、中国腐败情况的若干数据第16-18页
 第二节 腐败原因探微第18-22页
  一、腐败与经济发展水平第18-19页
  二、腐败与政治民主制度第19-20页
  三、腐败与政府权力寻租第20页
  四、腐败与法律廉政制度第20-21页
  五、腐败与公民社会建设第21-22页
 第三节 腐败发展态势第22-26页
  一、腐败犯罪案件规模、恶性不断增大第22-23页
  二、腐败成为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潜规则第23-24页
  三、腐败犯罪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24-25页
  四、腐败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构成巨大挑战第25-26页
 第四节 各国对待腐败的基本态度第26-32页
  一、反腐败与政治制度设计第26-27页
  二、反腐败与法律廉政体系第27-30页
  三、反腐败与国际社会的合作第30-32页
第二章 从社会现象到法律表现:腐败犯罪刑事实体法的比较第32-53页
 第一节 贿赂犯罪第32-39页
  一、犯罪主体的比较研究第33-34页
  二、犯罪行为对象的比较研究第34-35页
  三、犯罪行为方式的比较研究第35-38页
  四、构成贿赂犯罪是否需要数额标准第38-39页
 第二节 影响力交易罪第39-45页
  一、“公约”的影响力交易罪评析第40-41页
  二、“公约”与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的比较第41-43页
  三、“公约”影响力交易罪移植到中国刑法的问题第43-44页
  四、其他国家化解影响力交易的方法第44-45页
 第三节 财产非法增加罪第45-49页
  一、“公约”资产非法增加罪的犯罪构成第46-47页
  二、财产非法增加罪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比较第47-48页
  三、财产申报制度比较研究第48-49页
 第四节 私营部门腐败罪第49-53页
  一、“公约”设立私营部门腐败罪的意义第50页
  二、私营部门腐败罪与我国刑法有关罪名的比较与评析第50-53页
第三章 反腐败的刑事程序法比较研究第53-65页
 第一节 反腐败机构的设置与协调第53-55页
  一、世界各国行政检查机构设置模式第53-54页
  二、“公约”关于设置反腐败机构的原则第54-55页
  三、中国反腐败机构运作的现状第55页
 第二节 “公约”与我国国内刑事程序的比较第55-65页
  一、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第56-57页
  二、证人制度第57-59页
  三、国际司法合作第59-65页
第四章 关于中国腐败犯罪刑法治理的建议第65-76页
 第一节 “公约”转化为国内刑事法律的途径第65-67页
  一、国际刑事公约的国内法化第65-66页
  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问题第66-67页
 第二节 刑事实体法及配套制度的完善第67-70页
  一、重点打击私营部门腐败第67-68页
  二、增设影响力交易罪第68-69页
  三、建立财产申报制度以控制财产非法增加第69页
  四、进一步完善反洗钱措施第69-70页
 第三节 刑事程序法及配套制度的完善第70-76页
  一、反腐败机构设置第70-71页
  二、建立缺席审判制度第71-72页
  三、完善没收制度第72-73页
  四、完善证人制度第73-74页
  五、完善追回资产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第74页
  六、完善国际合作机制第74-76页
结语第76-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后记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兼及检察公诉的相关实践
下一篇:刑事责任原理研究--从刑事责任认定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