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磨机仿真分析及可控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0-12页 |
| 2 振动磨机简介 | 第12-18页 |
| ·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 ·磨机动力学分析 | 第13-16页 |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第13-15页 |
| ·磨机系统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15-16页 |
| ·建立磨机虚拟样机模型的总体方案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3 基于ADAMS的虚拟样机术 | 第18-30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 | 第18-21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产生背景 | 第18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 | 第18-19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相关技术 | 第19-20页 |
| ·虚拟样机设计方法的特点 | 第20-21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实现 | 第21页 |
| ·ADAMS软件介绍 | 第21-28页 |
| ·ADAMS软件的基本构成及其功能 | 第22-23页 |
| ·ADAMS的设计流程 | 第23-24页 |
| ·ADAMS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 ·ADAMS多刚体的坐标系统 | 第25页 |
| ·ADAMS多刚体的自由度 | 第25页 |
| ·拉格朗日方程的建立 | 第25-26页 |
| ·方程求解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4 参数化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30-59页 |
| ·两种建模方式的选择 | 第30页 |
| ·建立参数化模型的意义 | 第30-31页 |
| ·ADAMS参数化建模的方法 | 第31-33页 |
| ·振动磨机的基本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 第33-34页 |
|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34-44页 |
| ·左右筒建模 | 第34-36页 |
| ·机架建模 | 第36-37页 |
| ·轴系部件建模 | 第37页 |
| ·偏心块建模 | 第37-39页 |
| ·添加约束 | 第39-40页 |
| ·弹簧建模 | 第40-44页 |
| ·定制界面 | 第44-47页 |
| ·模型验证 | 第47-51页 |
| ·约束与自由度验证 | 第47-48页 |
| ·振幅验证 | 第48-49页 |
| ·运动轨迹验证 | 第49-50页 |
| ·共振验证 | 第50-51页 |
| ·介质建模 | 第51-56页 |
| ·介质建磨应该考虑的问题 | 第51-52页 |
| ·介质建模的具体分析 | 第52-53页 |
| ·介质建模的具体过程 | 第53-56页 |
| ·建立接触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磨机仿真分析 | 第59-79页 |
| ·仿真方案的确定 | 第59-62页 |
| ·ADAMS/View参数化分析 | 第59-60页 |
| ·参数化分析方案的研究 | 第60-61页 |
| ·磨机仿真分析方案的确定 | 第61-62页 |
| ·磨机仿真分析 | 第62-77页 |
| ·磨机的启动稳定性 | 第62-66页 |
| ·摆动对磨机性能的影响 | 第66-71页 |
| ·介质运动对磨机性能的影响 | 第71-75页 |
| ·磨机控制方案与实现 | 第75-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6 论文总结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