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 1 引言 | 第14-22页 |
| ·核型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染色体标本制作 | 第14-15页 |
| ·核型分析的方法 | 第15-16页 |
| ·核型分析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蔷薇属花卉核型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 ·染色体数目 | 第17页 |
| ·染色体形态 | 第17-21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 ·方法 | 第23-30页 |
| ·染色体制片 | 第23-25页 |
| ·取材 | 第23页 |
| ·预处理 | 第23页 |
| ·固定 | 第23-24页 |
| ·解离 | 第24页 |
| ·染色 | 第24页 |
| ·压片 | 第24页 |
| ·镜检 | 第24-25页 |
| ·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 第25-28页 |
| ·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 第25页 |
| ·染色体形态分析 | 第25-28页 |
| ·核型的表述 | 第28-3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68页 |
| ·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 | 第30-31页 |
| ·取材 | 第30页 |
| ·预处理 | 第30-31页 |
| ·固定 | 第31页 |
| ·解离 | 第31页 |
| ·玫瑰野生种质核型 | 第31-37页 |
| ·不同来源的玫瑰野生种质核型 | 第31-36页 |
| ·玫瑰野生种质核型特点 | 第36-37页 |
| ·玫瑰栽培种质核型 | 第37-67页 |
| ·不同玫瑰品种的核型 | 第37-64页 |
| ·玫瑰栽培种质的核型特点 | 第64-67页 |
| ·玫瑰核型特点 | 第67-68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8-73页 |
| ·玫瑰核型分析方法 | 第68-70页 |
| ·取材 | 第68页 |
| ·预处理 | 第68页 |
| ·固定 | 第68页 |
| ·解离 | 第68页 |
| ·染色 | 第68页 |
| ·压片 | 第68-69页 |
| ·镜检 | 第69页 |
| ·核型分析 | 第69-70页 |
| ·关于‘紫枝玫瑰’(R. RUGOSA ‘PURPLE BRANCH’) 形态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 第70页 |
| ·关于部分玫瑰品种的分类修正 | 第70-71页 |
| ·关于玫瑰(R. RUGOSA)在中国的起源演化 | 第71-72页 |
| ·关于玫瑰品种核型与其花朵形态关系的分析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1页 |
| 附录1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