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现代哲学(1919年~)论文

张君劢哲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13-29页
    1.张君劢哲学研究的背景第13-17页
    2.张君劢哲学研究的现状第17-22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3)以往研究存在的空间第21-22页
    3.张君劢哲学研究的架构第22-26页
    4.张君劢哲学研究的价值第26-29页
第1章 人生观第29-53页
    1.1 本章导言第29-31页
    1.2“自由意志”与“反求于己”第31-36页
    1.3“科学前提”与“公例之外”第36-41页
    1.4“直觉主义”与“宋学复兴”第41-45页
    1.5“玄学教育”与“思想启蒙”第45-49页
    1.6 本章总结第49-53页
第2章 文化论第53-76页
    2.1 本章导言第53-55页
    2.2“民族活力”与“文化盛衰”第55-60页
    2.3“精神自由”与“民族文化”第60-65页
    2.4“个人自由”与“民族自由”第65-70页
    2.5“现代中国”与“儒学复兴”第70-73页
    2.6 本章总结第73-76页
第3章 形上学第76-98页
    3.1 本章导言第76-78页
    3.2“形上问题”与“德智主义”第78-83页
    3.3“反对一元”与“心物并存”第83-87页
    3.4“以心为先”与“宇宙之本”第87-90页
    3.5“实践理性”与“形上归宿”第90-95页
    3.6 本章总结第95-98页
第4章 知识论第98-118页
    4.1 本章导言第98-100页
    4.2“何以认识”与“由心而生”第100-104页
    4.3“辨真求序”与“不及本体”第104-107页
    4.4“万物之有”与“致知之心”第107-111页
    4.5“折衷至当”与“执两用中”第111-115页
    4.6 本章总结第115-118页
第5章 道德论第118-138页
    5.1 本章导言第118-120页
    5.2“有物有则”与“德之为用”第120-124页
    5.3“变与不变”与“仁之良心”第124-127页
    5.4“穷理致知”与“明善求真”第127-131页
    5.5“建新道德”与“造成新人”第131-135页
    5.6 本章总结第135-138页
第6章 宇宙论第138-161页
    6.1 本章导言第138-140页
    6.2“世界幻有”与“宇宙之理”第140-144页
    6.3“有无之辨”与“虚实双论”第144-148页
    6.4“自存之体”与“宇宙范畴”第148-152页
    6.5“自己反省”与“宇宙体认”第152-158页
    6.6 本章总结第158-161页
结语第161-167页
    1.张君劢哲学研究被忽视的原因第161-162页
    2.张君劢哲学研究被重视的原因第162-164页
    3.张君劢哲学研究存在的空间第164-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5页
致谢第175-1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井下煤尘浓度分析系统设计
下一篇:并行遗传算法在装箱问题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