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完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民事审前程序概述 | 第10-14页 |
一、民事审前程序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民事审前程序的特征 | 第11-12页 |
三、民事审前程序的功能 | 第12页 |
四、民事审前程序应遵循的原则 | 第12-14页 |
第二部分 民事审前程序的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一、程序正义 | 第14-17页 |
(一) 程序正义的内容 | 第14-16页 |
(二) 程序正义与审前程序 | 第16-17页 |
二、诉讼效率 | 第17-18页 |
(一) 诉讼效率的内容 | 第17-18页 |
(二) 诉讼效率与审前程序 | 第18页 |
三、程序安定 | 第18-21页 |
(一) 程序安定的内容 | 第18-19页 |
(二) 程序安定与审前程序 | 第19-21页 |
第三部分 国外民事审前程序比较研究 | 第21-30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审前程序 | 第21-24页 |
(一) 美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 第21-23页 |
(二) 英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 第23-24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审前程序 | 第24-28页 |
(一) 法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 第24-25页 |
(二) 德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 第25-27页 |
(三) 日本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 第27-28页 |
三、两大法系民事审前程序立法例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0页 |
(一) 当事人主义与法院职权相结合 | 第28-29页 |
(二) 证据开示制度 | 第29页 |
(三) 诉讼失权制度 | 第29-30页 |
第四部分 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现实考量 | 第30-35页 |
一、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一) 主体单一 | 第30页 |
(二) 功能不足 | 第30-31页 |
(三) 形式封闭 | 第31页 |
二、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31-35页 |
(一) 我国审前程序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1-33页 |
(二) 我国审前程序的改革探索 | 第33-35页 |
第五部分 完善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制度的建议 | 第35-40页 |
一、进一步完善预审法官制度 | 第35-36页 |
二、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失权制度 | 第36-37页 |
三、建立审前调解结案制度 | 第37-38页 |
四、进一步完善强制答辩制度 | 第38-39页 |
五、进一步完善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