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2页 |
1 HaSNPV | 第7-13页 |
·几丁质、几丁质酶及几丁质酶的分类 | 第7-9页 |
·杆状病毒几丁质酶 | 第9-13页 |
2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第13-18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2页 |
第二章 重组菌株的构建 | 第22-36页 |
1 真核克隆常用方法和一般操作步骤 | 第22-30页 |
·合成新扩增引物 | 第22页 |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22-23页 |
·PCR产物胶回收 | 第23-24页 |
·目的基因与pMD18-T-Vecter连接 | 第24页 |
·制备E.coli DH5a感受态(CaCl_2) | 第24-25页 |
·转化过夜连接产物 | 第25页 |
·转化产物的筛选 | 第25-27页 |
·对构建质粒(pMD18-T-Vecter-ChiA)和表达质粒(pPIC9K)进行分步酶切并回收酶切产物 | 第27页 |
·连接目的基因和线性化的表达质粒 | 第27页 |
·转化连接产物 | 第27页 |
·对连接产物进行复筛 | 第27页 |
·合成测序引物 | 第27-28页 |
·用测序引物进行PCR鉴定 | 第28页 |
·DNA测序 | 第28页 |
·毕赤酵母GS115的培养与保存 | 第28-29页 |
·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的制备 | 第29页 |
·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质粒和亲本质粒的线性化 | 第29-30页 |
·电转化GS115感受态细胞 | 第30页 |
2 HaSNPV几丁质酶基因真核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30-36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第三章 重组菌株的筛选、表达和鉴定 | 第36-50页 |
1 重组菌株的筛选、表达和鉴定 | 第36-42页 |
·概述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重组菌株的筛选、表达和鉴定 | 第39-42页 |
·材料 | 第39页 |
·操作步骤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2 重组菌株几丁质酶活力的测定 | 第42-50页 |
·几丁质中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42-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页 |
·重组菌株几丁质酶活力的测定 | 第45-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测定方法与步骤 | 第46-47页 |
·测定结果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多拷贝重组菌株蛋白表达和产酶条件的优化 | 第50-58页 |
1 材料 | 第50-51页 |
2 方法 | 第51-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4 讨论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