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床原位监测及其动力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海床原位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海床动力特性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 ·悬沙粒度分析 | 第12-13页 |
| ·悬沙浓度分析 | 第13-16页 |
| ·潮流边界层研究 | 第16-21页 |
| ·边界层定义 | 第16-17页 |
| ·水流结构 | 第17页 |
| ·底部剪切应力 | 第17-2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原位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2-45页 |
| ·监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22-28页 |
| ·测量平台结构设计 | 第22-24页 |
| ·平台选材依据 | 第24页 |
| ·仪器的选型 | 第24-28页 |
| ·仪器选用依据 | 第24-25页 |
|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 第25-28页 |
| ·监测系统的集成 | 第28-45页 |
| ·测量系统的硬件集成 | 第28-35页 |
| ·监测系统的软件集成 | 第35-45页 |
| ·水下自动采集测量系统 | 第36-43页 |
| ·CR800 简介 | 第36页 |
| ·采用CR800 的优势 | 第36-37页 |
| ·CR800 功能描述 | 第37页 |
| ·自动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7-41页 |
| ·系统可靠性验证 | 第41-43页 |
| ·水下自含式测量系统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5-50页 |
|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 第45-46页 |
| ·气象水文特征 | 第46-47页 |
| ·灾害性天气 | 第47页 |
| ·波浪特征 | 第47-48页 |
| ·潮汐类型 | 第48页 |
| ·海流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海床动力特性分析 | 第50-87页 |
| ·粒度分析 | 第50-69页 |
| ·LISST-100 测量原理 | 第50-51页 |
| ·LISST-100 测量方法 | 第51页 |
| ·粒度参数计算 | 第51-52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52-69页 |
| ·悬浮颗粒粒径分布 | 第52-59页 |
| ·水柱剖面特征 | 第59-60页 |
| ·粒度参数及其变化 | 第60-67页 |
| ·粒度组成及其变化 | 第67-69页 |
| ·悬沙浓度分析 | 第69-78页 |
| ·OBS 标定 | 第69-70页 |
| ·近底床的悬浮物浓度 | 第70页 |
| ·OBS 测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70-71页 |
| ·声学测量原理 | 第71-74页 |
| ·数据分析与结果 | 第74-78页 |
| ·海底边界层参数计算 | 第78-87页 |
| ·流速剖面 | 第79-81页 |
| ·粗糙长度 | 第81-85页 |
| ·摩阻流速 | 第85-8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8页 |
| 附录 | 第98-99页 |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