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田国男日本人论研究--基于柳田民俗学的考察
内容提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绪论 | 第8-32页 |
第一节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 第8-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4页 |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20页 |
第二节 先行研究与评论 | 第20-25页 |
一、民俗学等领域的柳田学研究 | 第20-22页 |
二、思想史领域中的柳田学研究 | 第22-25页 |
第三节 研究理论、方法与内容结构 | 第25-32页 |
一、本课题的关键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25-30页 |
二、结构与内容 | 第30-32页 |
第一章 柳田国男其人与柳田学 | 第32-63页 |
第一节 少年时代的柳田与其学问渊源 | 第32-38页 |
一、日本国学的熏陶 | 第32-33页 |
二、西化主义和西方思想的影响 | 第33-37页 |
三、国粹主义的影响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青壮年时代的柳田与其农政学 | 第38-50页 |
一、天皇国家主义的影响 | 第38-39页 |
二、柳田农政学的展开 | 第39-41页 |
三、从农政学转向民俗学 | 第41-50页 |
第三节 中年以后的柳田与其民俗学 | 第50-61页 |
一、法西斯主义的影响 | 第50-52页 |
二、柳田民俗学的展开 | 第52-57页 |
三、战后民主主义的影响 | 第57-59页 |
四、柳田民俗学归结于日本人论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二章 基于生活习俗的柳田日本人论 | 第63-91页 |
第一节 衣食住居中的日本人 | 第63-73页 |
一、日本人的服饰文化 | 第64-67页 |
二、日本人的饮食文化 | 第67-70页 |
三、日本人的住居 | 第70-73页 |
第二节 年中节 日中的日本人 | 第73-81页 |
一、春季的节 庆 | 第74-77页 |
二、夏季的节 庆 | 第77-78页 |
三、秋季的节 庆 | 第78-79页 |
四、冬季的节 庆 | 第79-81页 |
第三节 人生仪礼中的日本人 | 第81-89页 |
一、出生仪礼 | 第81-84页 |
二、成人仪礼 | 第84-85页 |
三、婚姻仪礼 | 第85-87页 |
四、丧葬仪礼 | 第87-89页 |
小结 | 第89-91页 |
第三章 基于社会组织的柳田日本人论 | 第91-115页 |
第一节 日本人的家族共同体 | 第91-99页 |
一、“亲子”“兄弟”关系 | 第92-94页 |
二、主妇的地位 | 第94-95页 |
三、分家和继承 | 第95-99页 |
第二节 日本人的村落共同体 | 第99-107页 |
一、家族间的纵横关系 | 第99-102页 |
二、年龄组织“组” | 第102-104页 |
三、村落共同体的封闭性和扩展性 | 第104-107页 |
第三节 日本人的国家共同体 | 第107-113页 |
一、柳田国男的家族国家观 | 第108-111页 |
二、柳田国男的日本近代家族国家观批判 | 第111-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四章 基于民俗信仰的柳田日本人论 | 第115-148页 |
第一节 神的信仰 | 第115-128页 |
一、固有信仰 | 第116-125页 |
二、新的信仰 | 第125-128页 |
第二节 祭神仪式 | 第128-137页 |
一、“祭”的准备 | 第128-129页 |
二、“祭”的五要素 | 第129-133页 |
三、“祭”的本质 | 第133-137页 |
第三节 柳田的天皇国家观 | 第137-146页 |
一、柳田国男的民间神道观 | 第138-141页 |
二、柳田国男对国家神道的批判 | 第141-146页 |
小结 | 第146-148页 |
第五章 基于“新国学”的柳田日本人论 | 第148-180页 |
第一节 柳田的日本民族论 | 第148-160页 |
一、日本民族南方起源论 | 第148-151页 |
二、以“常民文化”为内核的“日本人” | 第151-156页 |
三、日本民族与他民族 | 第156-160页 |
第二节 新国学与国学 | 第160-166页 |
一、日本的国学 | 第160-161页 |
二、柳田的“新国学” | 第161-163页 |
三、新国学与国学 | 第163-166页 |
第三节 作为意识形态的新国学 | 第166-179页 |
一、民族危机下的新国学 | 第167-168页 |
二、新国学中的日本民族认同论 | 第168-171页 |
三、新国学中的日本国家认同论 | 第171-173页 |
四、新国学“想象的民族国家共同体” | 第173-179页 |
小结 | 第179-180页 |
结论 柳田日本人论的特征及其历史定位 | 第180-187页 |
一、柳田笔下的日本人形象和特质 | 第180-181页 |
二、柳田日本人论的特征 | 第181-183页 |
三、柳田日本人论的历史定位 | 第183-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8页 |
附录 | 第198-210页 |
后记 | 第210-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