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1-27页 |
1.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问题提出 | 第11页 |
·研究价值 | 第11-12页 |
·理论价值 | 第11-12页 |
·实践价值 | 第12页 |
2.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概念及临床表现 | 第12-13页 |
·概念 | 第12-13页 |
·临床表现 | 第13页 |
·发生原因 | 第13-16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述情障碍的神经生理基础 | 第14-16页 |
·测查工具 | 第16-19页 |
·自我报告式问卷 | 第16-17页 |
·观察者评分问卷 | 第17-19页 |
·相关研究 | 第19-25页 |
·述情障碍与人格 | 第19-20页 |
·述情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 | 第20-22页 |
·述情障碍与其他 | 第22-25页 |
·存在问题 | 第25页 |
·方法学方面 | 第25页 |
·与人格的关系 | 第25页 |
·发生机制 | 第25页 |
·研究群体范围 | 第25页 |
3.研究构想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 | 第26页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第二部分 服刑人员述情障碍影响因素及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 第27-42页 |
1.研究一: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中文版在服刑人员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 第27-30页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研究工具 | 第27页 |
·统计方法 | 第27-28页 |
·研究结果 | 第28-29页 |
·信度检验 | 第28页 |
·效度检验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信度分析 | 第29页 |
·效度分析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页 |
2.研究二:服刑人员述情障碍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 第30-42页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研究工具 | 第31页 |
·施测程序 | 第31页 |
·统计方法 | 第31页 |
·研究结果 | 第31-38页 |
·服刑人员述情障碍影响因素 | 第31-35页 |
·服刑人员述情障碍与人格特征 | 第35-38页 |
·讨论 | 第38-42页 |
·服刑人员的述情障碍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述情障碍与人格 | 第40-42页 |
第三部分 我国服刑人员述情障碍常模的建立 | 第42-45页 |
·研究目的 | 第42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42页 |
·施测程序 | 第42页 |
·统计方法 | 第42页 |
·结果 | 第42-44页 |
·服刑人员述情障碍流行状况 | 第42-43页 |
·TAS-20男、女年龄常模的建立 | 第43页 |
·TAS-20受教育程度常模的建立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服刑人员述情障碍流行状况 | 第44页 |
·常模建立 | 第44-45页 |
第四部分 总的讨论 | 第45-52页 |
1.TAS-20(中文版)在服刑人员人群中的信、效度 | 第45-46页 |
·信度分析 | 第45页 |
·α系数 | 第45页 |
·重测信度 | 第45页 |
·效度分析 | 第45-46页 |
·因子与总分相关 | 第45页 |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2.服刑人员述情障碍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的关系 | 第46-50页 |
·服刑人员的述情障碍影响因素 | 第46-48页 |
·人口社会学变量 | 第46-47页 |
·犯罪学变量 | 第47-48页 |
·述情障碍与人格 | 第48-50页 |
·述情障碍与16PF | 第49页 |
·述情障碍与大五人格 | 第49-50页 |
·路径分析 | 第50页 |
3.服刑人员述情障碍常模的建立 | 第50-51页 |
·服刑人员述情障碍流行状况 | 第50页 |
·我国服刑人员TAS-20常模 | 第50-51页 |
4.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1-52页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附录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