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第一章 职务犯罪诉讼程序的概述 | 第11-16页 |
一、职务犯罪诉讼程序的内涵 | 第11-12页 |
二、职务犯罪案件管辖范围和职能部门分工 | 第12-14页 |
(一) 案件管辖范围 | 第13-14页 |
(二) 职能部门分工 | 第14页 |
三、职务犯罪诉讼阶段和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 第14-16页 |
(一) 职务犯罪的诉讼阶段 | 第14页 |
(二) 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职务犯罪诉讼程序的结构和过程 | 第16-21页 |
一、侦查阶段的程序 | 第16-18页 |
(一) 立案环节 | 第16-17页 |
(二) 侦查程序 | 第17-18页 |
二、审查起诉程序 | 第18-19页 |
三、审判程序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职务犯罪诉讼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21-31页 |
一、从制度规范方面分析立案程序问题 | 第21-23页 |
(一) 初查活动缺少法律依据 | 第21-23页 |
(二) 立案制度规范不够科学 | 第23页 |
二、从权能配置方面分析侦查程序问题 | 第23-26页 |
(一) 特别侦查权缺乏 | 第24页 |
(二) 技术侦查措施缺乏 | 第24-25页 |
(三) 强制措施制度不完善 | 第25-26页 |
三、从证据标准和相关工作制度分析起诉程序问题 | 第26-28页 |
(一) 证明标准缺少可操作性带来的司法困难 | 第26-27页 |
(二) 律师阅卷权扩大带来的反思 | 第27-28页 |
四、从举任责任和证人角度分析审判程序问题 | 第28-31页 |
(一) 没有罪错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制度 | 第28-30页 |
(二) 没有规定强制作证和刑事免责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构建职务犯罪特殊诉讼程序的必要性 | 第31-35页 |
一、程序法定原则的要求 | 第31-32页 |
二、诉讼效率的追求 | 第32-33页 |
三、刑事诉讼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完善职务犯罪特殊诉讼程序的立法建言 | 第35-44页 |
一、完善初查制度和立案规范 | 第35-37页 |
(一) 完善初查制度 | 第35-36页 |
(二) 规范立案程序 | 第36-37页 |
二、赋予检察机关完整的侦查权 | 第37-39页 |
(一) 赋予检察机关特别侦查权 | 第37页 |
(二) 赋予检察机关独立的技术侦查权 | 第37-38页 |
(三) 完善强制措施的相关立法 | 第38-39页 |
三、明确证据标准和完善相关制度 | 第39-41页 |
(一) 明确证据标准 | 第39-40页 |
(二) 完善审查起诉工作制度 | 第40-41页 |
四、完善职务犯罪审判相关证据制度 | 第41-44页 |
(一) 实行罪错推定原则和附条件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 第41-43页 |
(二) 建立强制作证和刑事免责制度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