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炎症性肠病概述 | 第9-12页 |
·本课题的整体研究策略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33页 |
·临床样本与临床资料的收集 | 第14-15页 |
·病例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 第14页 |
·对照组 | 第14-15页 |
·临床资料的收集 | 第15页 |
·SNP的选择 | 第15-22页 |
·SNP的分型 | 第22-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4页 |
·DNA提取的相关试剂 | 第22-23页 |
·PCR相关试剂及其浓度 | 第23-24页 |
·主要实验技术步骤 | 第24-29页 |
·D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DNA的定量 | 第25页 |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第25-26页 |
·等位基因分型鉴定 | 第26-29页 |
·统计方法 | 第29-33页 |
·Pedigree数据库的构建 | 第29-30页 |
·基因型分布频率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30页 |
·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数据分析 | 第30页 |
·单体型分析 | 第30-31页 |
·数量性状分析 | 第31页 |
·关联研究结果的校正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3-46页 |
·候选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 第33-41页 |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 | 第33-34页 |
·基于等位基因的关联分析结果 | 第34-36页 |
·基于基因型的关联分析结果 | 第36-39页 |
·单体型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候选基因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41-46页 |
·等位基因-表型关联分析的结果 | 第42-43页 |
·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结果 | 第43-4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6-54页 |
·严格筛选研究样本的重要性 | 第46-47页 |
·候选基因的选择 | 第47页 |
·SNP选择方法的创新点 | 第47-48页 |
·等位基因鉴定技术的先进性 | 第48页 |
·对本研究结果的详细讨论 | 第48-53页 |
·IL2-IL21基因区域与溃疡性结肠炎 | 第48-50页 |
·IL23R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 | 第50-51页 |
·MYO9B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 | 第51页 |
·ECM1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 | 第51-52页 |
·IL10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 | 第52页 |
·MST1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 | 第52-53页 |
·未来研究的预期方向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综述 | 第59-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简历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