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救济制度研究--兼论我国行政救济法之完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第14-16页 |
第1章 行政救济的基础理论 | 第16-43页 |
·行政救济的界定 | 第16-24页 |
·行政救济的涵义 | 第16-20页 |
·行政救济的特征 | 第20-22页 |
·行政救济的范围 | 第22-24页 |
·行政救济的性质、功能和意义 | 第24-28页 |
·行政救济的性质 | 第24-25页 |
·行政救济的功能 | 第25-27页 |
·行政救济的意义 | 第27-28页 |
·行政救济的理论来源 | 第28-32页 |
·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宪法基础 | 第32页 |
·行政救济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32-39页 |
·行政救济与其他行政行为的关系 | 第33-35页 |
·行政救济与其他法律救济的关系 | 第35-39页 |
·行政救济法 | 第39-43页 |
·行政救济法的概念 | 第39-40页 |
·行政救济法的体系 | 第40-43页 |
第2章 中外行政救济途径的比较与借鉴 | 第43-57页 |
·外国行政救济途径 | 第43-47页 |
·大陆法系——法国、德国和日本行政救济途径 | 第43-45页 |
·英美法系——英国和美国行政救济途径 | 第45-47页 |
·中国行政救济途径 | 第47-53页 |
·内地行政救济途径 | 第48-49页 |
·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行政救济途径 | 第49-53页 |
·中外行政救济的比较与借鉴 | 第53-57页 |
·异同之处 | 第53-55页 |
·借鉴之处 | 第55-57页 |
第3章 行政救济制度的生成与发展趋势 | 第57-63页 |
·行政救济制度的生成 | 第57-58页 |
·行政救济制度的监督机制 | 第58-60页 |
·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60-63页 |
第4章 我国行政救济法的现状、问题及其完善 | 第63-80页 |
·行政救济法的现状 | 第63-70页 |
·行政救济法的立法现状 | 第63-64页 |
·行政救济法的实践状况——以行政救济案件为视角 | 第64-70页 |
·行政救济法实施中的问题 | 第70-74页 |
·行政复议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70-71页 |
·行政诉讼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71-72页 |
·行政赔偿法和行政补偿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72-74页 |
·完善行政救济法的建议 | 第74-80页 |
·关于行政复议法 | 第74-75页 |
·关于行政诉讼法 | 第75-77页 |
·关于行政赔偿法和行政补偿法 | 第77-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