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本研究总体思路 | 第11-14页 |
·立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目前研究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2 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循环经济概念 | 第20-21页 |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21页 |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第21-22页 |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 第22-23页 |
·区域循环经济内涵和特征 | 第23-24页 |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原则 | 第24-26页 |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是循序渐进, 滚动发展 | 第24页 |
·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限制条件是环境的可承载容量 | 第24-25页 |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是从核心区域的核心企业做起 | 第25页 |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确定适度的规模 | 第25-26页 |
3 德化县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26-33页 |
·德化县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德化县地理概况 | 第26-27页 |
·德化县自然资源 | 第27-28页 |
·德化县经济发展状况 | 第28-29页 |
·农业发展状况 | 第28页 |
·工业发展状况 | 第28-29页 |
·第三产业 | 第29页 |
·德化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第29-33页 |
·社会生态循环 | 第30页 |
·企业内部循环 | 第30-31页 |
·产业内部循环 | 第31页 |
·产业之间循环 | 第31-33页 |
4 德化县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第33-45页 |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概述 | 第33-37页 |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3-34页 |
·德化县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37页 |
·评价方法 | 第37-41页 |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第37-39页 |
·构建判断矩阵 | 第39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39-40页 |
·各层次组合权重的计算 | 第40-41页 |
·三指数分析方法 | 第41-45页 |
·水平指数方法(LI) | 第41页 |
·发展指数方法(DI) | 第41-42页 |
·协调指数方法(CI) | 第42-45页 |
5 德化循环经济数据收集处理与评价分析 | 第45-57页 |
·原始数据的收集 | 第45页 |
·数据归一化 | 第45-47页 |
·指标数据加权 | 第47-51页 |
·德尔菲法与意见的采集 | 第47页 |
·构建判断矩 | 第47-51页 |
·综合分析 | 第51-55页 |
·德化循环经济水平指数(LI) | 第51-52页 |
·德化循环经济发展指数(DI) | 第52-54页 |
·德化循环经济协调指数(CI) | 第54-55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55-57页 |
6 结束语 | 第57-59页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件 1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