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刑法解释的概说 | 第10-15页 |
(一) 刑法解释之界定 | 第10-12页 |
(二) 重述刑法解释之必要 | 第12-13页 |
(三) 刑法解释之方法 | 第13-15页 |
二、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 | 第15-21页 |
(一)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及思想基础 | 第15-17页 |
(二) 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 | 第17-18页 |
(三) 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解释的关系 | 第18-20页 |
1.刑法解释的目标 | 第18-19页 |
2.罪刑法定原则的机能 | 第19页 |
3.罪刑法定原则为刑法解释划定界限 | 第19-20页 |
(四) 我国罪刑法定原则价值之实现——对"依法解释"的解读 | 第20-21页 |
三、 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解释观 | 第21-32页 |
(一) 刑法解释观理论概览 | 第21-24页 |
1.主观主义解释理论 | 第21-22页 |
2.客观主义解释理论 | 第22-23页 |
3.折衷主义解释理论 | 第23页 |
4.现代主观主义理论 | 第23-24页 |
5.伦理主义解释理论 | 第24页 |
(二) 两种对立的刑法解释观之评说 | 第24-27页 |
1.对主观主义的批判 | 第24-25页 |
2.对客观主义的反思 | 第25-26页 |
3.主客观价值的融合 | 第26-27页 |
(三) 严格的客观主义解释观 | 第27-32页 |
1.严格解释的原因 | 第28-29页 |
(1) 刑法的严厉性和迫不得已性 | 第28页 |
(2) 刑事诉讼中国家追诉的主动性 | 第28-29页 |
(3) 罪刑法定原则限制功能的要求 | 第29页 |
2.严格解释的含义 | 第29-32页 |
四、 刑法解释的原则与限度 | 第32-44页 |
(一) 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 | 第32-38页 |
1.刑法的基本原则与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2.合法性原则:刑法解释的形式规制 | 第33-35页 |
3.合理性原则:刑法解释的实质规制 | 第35-36页 |
4.合目的性原则:刑法解释原则冲突之整合 | 第36-38页 |
(二) 刑法解释限度论 | 第38-44页 |
1.限度本体论:罪刑法定主义的限定 | 第38-42页 |
(1) 罪刑法定主义的"柔化"和刑法漏洞的补充 | 第38-39页 |
(2) 刑法解释限度的指向 | 第39-40页 |
(3) 刑法解释限度的保障——建立合理的对话机制 | 第40-42页 |
2.越权判断论:越权解释的判断规则 | 第42-44页 |
(1) 禁止超越文意的无限度扩张解释 | 第42-43页 |
(2) 不得进行"入罪"与"加重刑罚"的类推解释 | 第43页 |
(3) 排除违背总体刑法体系的孤立解释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