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校验码的围长提升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 第8-10页 |
·低密度校验码的提出、发展和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2 准循环LDPC码的构造 | 第12-26页 |
·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的介绍与定义 | 第12-14页 |
·环和Tanner 图 | 第12-13页 |
·QC-LDPC 码的基本介绍 | 第13-14页 |
·关于QC-LDPC 码围长的理论上界 | 第14-16页 |
·LDPC 码的围长的定义 | 第14-15页 |
·关于围长的结论 | 第15-16页 |
·利用中国剩余定理来提升围长 | 第16-17页 |
·QC-LDPC 码的几种构造方法 | 第17-18页 |
·计算机随机构造的方法 | 第17页 |
·结构化的构造方法 | 第17-18页 |
·贪婪搜索算法 | 第18-20页 |
·贪婪搜索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20-26页 |
3 QC-LDPC 中平衡环的统一形式 | 第26-32页 |
·平衡环的发展 | 第26-27页 |
·平衡环的定义与定理 | 第27-29页 |
·最短平衡环的极小矩阵表示 | 第29-30页 |
·平衡环的消除 | 第30-32页 |
4 结束语 | 第32-34页 |
·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 | 第32-33页 |
·研究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