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 ·室内氡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室内氡的国外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室内氡的国内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室内氡放射性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 第2章 氡的论述 | 第17-27页 |
| ·氡的性质 | 第17-19页 |
| ·氡的历史 | 第17页 |
| ·氡的天然同位素 | 第17-18页 |
| ·氡的物理性质 | 第18-19页 |
| ·氡的化学性质 | 第19页 |
| ·氡的溶解性和吸附性 | 第19页 |
| ·氡的迁移运动机制 | 第19-21页 |
| ·扩散作用 | 第20页 |
| ·对流作用 | 第20页 |
| ·抽吸作用 | 第20-21页 |
| ·水的作用 | 第21页 |
| ·伴生气体的压力作用 | 第21页 |
| ·泵吸作用 | 第21页 |
| ·地热作用 | 第21页 |
| ·其它作用 | 第21页 |
| ·氡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第21-23页 |
| ·室内氡与肺癌 | 第21-22页 |
| ·室内氡与白血病 | 第22-23页 |
| ·室内空气中氡的来源 | 第23-27页 |
| ·地基岩石 | 第23-24页 |
| ·地基土壤 | 第24页 |
| ·建筑材料中的氡 | 第24-25页 |
| ·室外空气 | 第25页 |
| ·供水 | 第25页 |
| ·煤和天然气的燃烧 | 第25-27页 |
| 第3章 氡的测量仪器及方法 | 第27-35页 |
| ·GB/T14582—1993《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 第27-30页 |
| ·固体核径迹法 | 第28页 |
| ·活性碳盒法 | 第28-29页 |
| ·双滤膜法 | 第29-30页 |
| ·气球法 | 第30页 |
| ·GBZ/T155—2002《空气中氡含量的闪烁瓶测量方法》 | 第30-31页 |
| ·闪烁瓶法 | 第30-31页 |
| ·RAD-7 连续测氡仪 | 第31-33页 |
| ·室内氡采样方法 | 第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第4章 焦作市室内氡的研究 | 第35-53页 |
| ·焦作市地质环境对室内氡的影响 | 第35-41页 |
| ·焦作市的地质环境 | 第35-36页 |
| ·岩石对氡的影响 | 第36页 |
| ·地质构造对氡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土壤对氡的影响 | 第37-41页 |
| ·建筑和装饰材料对室内氡的影响 | 第41-44页 |
| ·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对室内氡的影响 | 第41-44页 |
| ·室内氡的时间变化特点 | 第44-48页 |
| ·室内氡浓度的季节变化 | 第44-45页 |
| ·室内氡浓度年、月变化特点 | 第45-47页 |
| ·室内氡的日变化 | 第47-48页 |
| ·室内氡的其它影响因素 | 第48-51页 |
| ·高度对室内氡的影响 | 第48-50页 |
| ·通风对室内氡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室内氡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 | 第53-57页 |
| ·氡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估算 | 第53-56页 |
| ·氡的有效剂量估算 | 第53-55页 |
| ·氡的相对危险度与终生肺癌危险度估算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6章 室内氡防治的措施 | 第57-63页 |
| ·室内氡浓度防护标准 | 第57-58页 |
| ·室内氡的防治措施 | 第58-61页 |
| ·提高室内人群氡防护意识 | 第58页 |
| ·建房选址前进行工程勘察 | 第58-59页 |
| ·地基处理 | 第59页 |
| ·选择绿色环保建材 | 第59-60页 |
| ·使用防氡建筑涂料 | 第60页 |
| ·加强通风换气 | 第60-61页 |
| ·使用空气净化器 | 第61页 |
| ·小结 | 第61-63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