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文化历史变迁与价值重建--以河南重阳乡重阳节俗活动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1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条件与方法 | 第9-10页 |
| ·创新点及研究困境 | 第10-11页 |
| 2 重阳的含义 | 第11-13页 |
| ·岁时的由来 | 第11-12页 |
| ·“重阳”的含义 | 第12-13页 |
| 3 重阳节俗活动的历史演变 | 第13-30页 |
| ·形成时期——汉魏六朝 | 第14-16页 |
| ·鼎盛时期——唐宋 | 第16-25页 |
| ·唐代重阳节俗 | 第16-22页 |
| ·宋代重阳节俗 | 第22-25页 |
| ·延续时期——元明清 | 第25-29页 |
| ·衰落和重构时期——近代以来 | 第29-30页 |
| 4 重阳节俗活动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 第30-39页 |
| ·重阳节俗活动的内蕴——生命意识 | 第31-33页 |
| ·辟邪消灾 | 第31-33页 |
| ·祈福求寿 | 第33页 |
| ·社会功能 | 第33-39页 |
| ·文化认同功能:寻根与祭祖——民族认同与家庭凝聚 | 第33-35页 |
| ·人文娱乐功能——审美与竞技:陶冶性情与强身健体 | 第35-39页 |
| 5 重阳乡重阳文化介绍 | 第39-46页 |
| ·重阳乡基本情况 | 第39-40页 |
| ·地理位置 | 第39页 |
| ·行政区划 | 第39-40页 |
| ·重阳乡历史上有关重阳节俗活动的史料记载 | 第40页 |
| ·史料记载 | 第40页 |
| ·历史遗迹 | 第40页 |
| ·当地有关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 第40-41页 |
| ·重阳寺的传说 | 第40-41页 |
| ·重阳沟的传说 | 第41页 |
| ·菊花圣母的传说 | 第41页 |
| ·地方特色的重阳节俗活动 | 第41-43页 |
| ·生产活动——小秋收 | 第42页 |
| ·精神食粮——八庙曲剧 | 第42-43页 |
| ·重阳节的现实意义与价值重构 | 第43-46页 |
| ·老龄化社会问题 | 第43-44页 |
| ·重阳节“敬老”的社会价值 | 第44-46页 |
| 6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