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应力路径与空间效应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33页 |
·大断面隧道应力路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大断面隧道围岩压力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空间效应研究进展 | 第26-31页 |
·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研究进展 | 第31-33页 |
·大断面隧道应力路径和空间效应研究的意义 | 第33-35页 |
·应力路径的影响 | 第34页 |
·空间效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地形偏压的影响 | 第35页 |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工作 | 第35-36页 |
·研究目的 | 第35-36页 |
·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方法 | 第36页 |
·本文结构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基于现场测试的隧道围岩压力模式研究 | 第38-58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现场测试 | 第39-46页 |
·试验断面选择和仪器安装 | 第39-40页 |
·围岩变形和应力测试结果 | 第40-43页 |
·围岩的变形特性分析 | 第43-46页 |
·基于实验结果的围岩荷载模式改进 | 第46-57页 |
·现有围岩理论荷载(压力)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46-49页 |
·基于试验的“普氏”荷载模式改进 | 第49-54页 |
·基于试验的荷载模式改进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应力路径研究 | 第58-97页 |
·引言 | 第58页 |
·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应力路径分析 | 第58-91页 |
·有限元建模 | 第58-61页 |
·不同工况下围岩的应力路径分析结果 | 第61-73页 |
·初期支护应力路径分析结果 | 第73-78页 |
·临时支护应力路径分析结果 | 第78-83页 |
·竖直沉降路线效应分析结果 | 第83-91页 |
·大断面隧道应力路径和位移路线效应比较 | 第91-94页 |
·围岩应力路径比较 | 第91页 |
·初支应力路径比较 | 第91-92页 |
·围岩位移路线效应比较 | 第92-93页 |
·初期支护位移路线效应比较 | 第93-94页 |
·隧道尺度效应分析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四章 大断面隧道施工的掘进效应研究 | 第97-122页 |
·引言 | 第97页 |
·掘进方式对应力和位移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97-108页 |
·掘进速度对应力和位移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108-115页 |
·大断面隧道掘进方式和掘进速度对施工安全性的影响 | 第115-120页 |
·掘进方式对施工安全性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掘进速度对施工安全性的影响 | 第117-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大断面偏压隧道应力路径和空间效应研究 | 第122-154页 |
·引言 | 第122页 |
·地形对大断面隧道围岩压力和变形的空间效应 | 第122-133页 |
·数值计算 | 第122-123页 |
·内力分析 | 第123-128页 |
·位移分析 | 第128-133页 |
·大断面偏压隧道施工的应力路径研究 | 第133-142页 |
·分析模型 | 第133-135页 |
·围岩和初期支护应力路径效应分析 | 第135-138页 |
·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路线效应分析 | 第138-142页 |
·大断面偏压隧道施工的空间效应分析 | 第142-152页 |
·分析模型 | 第142页 |
·围岩和初期支护的空间效应分析 | 第142-152页 |
·平面和空间状况下位移的对比 | 第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4页 |
第六章 基于应力路径效应的大跨度隧道设计 | 第154-162页 |
·引言 | 第154页 |
·基于工程实例的设计对比 | 第154-155页 |
·考虑应力路径效应的大断面隧道设计 | 第155-161页 |
·基于应力路径效应的隧道围岩荷载计算 | 第155-156页 |
·基于应力路径效应的龙头山大断面隧道设计实例 | 第156-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62-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3-174页 |
致谢 | 第174-175页 |
附件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