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耦合星载天线结构动力学分析及振动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课题背景 | 第13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星载天线结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结构振动模态局部化问题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模态局部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振动模态局部化问题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星载天线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现状 | 第22-28页 |
·智能结构的发展及应用 | 第22-23页 |
·天线结构的建模 | 第23-25页 |
·天线结构模型的降阶 | 第25-26页 |
·结构振动控制策略 | 第26-27页 |
·传感器/作动器的优化 | 第27-2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失谐星载天线结构振动特性研究 | 第29-49页 |
·引言 | 第29页 |
·考虑失谐的天线结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5页 |
·理论方法建模 | 第29-33页 |
·有限元方法建模 | 第33-35页 |
·失谐弱耦合星载天线结构模态算例 | 第35-39页 |
·理论方法计算结构模态 | 第35-36页 |
·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构模态 | 第36-39页 |
·失谐循环周期结构振动局部化因子的研究 | 第39-47页 |
·循环周期结构Lyapunov 指数研究 | 第39-44页 |
·循环周期结构振动局部化因子分析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3章 星载天线各结构参数失谐影响分析 | 第49-67页 |
·引言 | 第49页 |
·K_(mi) 对天线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49-58页 |
·K_(mi) 大小的影响 | 第49-56页 |
·K_(mi) 失谐的影响 | 第56-58页 |
·M i 失谐对天线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58-61页 |
·(M|-)_i 失谐的结构振动模态分析 | 第58-60页 |
·(M|-)_i 失谐的结构局部化因子研究 | 第60-61页 |
·θ_i 失谐对天线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61-63页 |
·θ_i 失谐的结构振动模态分析 | 第61-62页 |
·θ_i 失谐的结构局部化因子分析 | 第62-63页 |
·K_(bi) 失谐对天线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63-66页 |
·K_(bi) 失谐的结构振动模态分析 | 第63-65页 |
·K_(bi) 失谐的结构局部化因子研究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考虑失谐的星载天线结构振动预测控制 | 第67-91页 |
·引言 | 第67页 |
·失谐压电智能星载天线有限元建模 | 第67-71页 |
·压电方程 | 第69页 |
·失谐天线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69-71页 |
·失谐对循环周期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影响 | 第71-74页 |
·失谐对非弱耦合循环周期结构振动控制的影响 | 第71-73页 |
·失谐对弱耦合循环周期结构振动控制的影响 | 第73-74页 |
·星载天线结构模型的降阶 | 第74-80页 |
·基于模态贡献率及补偿的模型降阶 | 第75-78页 |
·星载天线模型降阶算例 | 第78-80页 |
·失谐弱耦合星载天线结构的振动预测控制 | 第80-90页 |
·预测控制算法 | 第80-81页 |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算法 | 第81-83页 |
·失谐弱耦合天线振动控制算例 | 第83-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失谐弱耦合星载天线结构振动的鲁棒控制 | 第91-106页 |
·引言 | 第91页 |
·失谐星载天线结构振动 H_∞控制系统模型 | 第91-97页 |
·失谐天线结构的标准 H_∞控制问题 | 第92-93页 |
·失谐天线结构的混合灵敏度H_∞控制问题 | 第93-97页 |
·失谐天线结构振动 H∞控制的解法 | 第97-99页 |
·天线结构振动控制器的降阶 | 第99-101页 |
·平衡截断法 | 第99-100页 |
·一种最小二乘的方法 | 第100-101页 |
·失谐天线结构振动 H_∞控制算例 | 第101-104页 |
·失谐天线结构振动 H_∞控制器设计 | 第101-103页 |
·H_∞控制器降阶仿真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6章 星载天线结构振动控制中作动器的位置优化 | 第106-116页 |
·引言 | 第106页 |
·传感器/作动器配置问题优化 | 第106-110页 |
·星载天线结构对象数学模型 | 第106-107页 |
·优化性能指标 | 第107-108页 |
·基于随机位置的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 第108-110页 |
·星载天线结构作动器位置优化设计 | 第110-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结论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个人简历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