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划分与对比 | 第13-24页 |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 | 第13-14页 |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 | 第14-22页 |
·确定基准面旋回的级次 | 第14-16页 |
·超短期基准面、短期基准面、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划分 | 第16-22页 |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划分与对比结果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沉积体系和沉积微相研究 | 第24-46页 |
·沉积体系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利用基础的地质资料为最基本的方法 | 第24页 |
·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 | 第24-25页 |
·沉积背景分析 | 第25页 |
·沉积体系划分 | 第25-28页 |
·泥质岩的颜色 | 第26-27页 |
·古生物化石 | 第27页 |
·层理类型与沉积层序 | 第27-28页 |
·测井曲线形态 | 第28页 |
·砂体几何形态 | 第28页 |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 第28-32页 |
·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 | 第29-31页 |
·三角洲前缘亚相 | 第31-32页 |
·沉积微相研究 | 第32-46页 |
·沉积相模式 | 第32-33页 |
·沉积演化史 | 第33-34页 |
·单井相分析 | 第34-38页 |
·联井相 | 第38-39页 |
·平面相展布特征 | 第39-46页 |
第四章 储层物性解释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 第46-52页 |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 第46-49页 |
·测井曲线的环境影响校正 | 第46页 |
·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 第46-47页 |
·主要岩性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 第47页 |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短期旋回过程中A/S 值变化与储集砂体发育的关系 | 第49-50页 |
·中期旋回过程中A/S 值变化与储集砂体发育的关系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层序格架内的生储盖组合及油水分布规律 | 第52-61页 |
·生储盖条件分析 | 第52-56页 |
·生油条件 | 第52-53页 |
·储层分布特征 | 第53-54页 |
·盖层特征 | 第54-56页 |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56页 |
·油水分布规律 | 第56-58页 |
·主控因素分析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详细摘要 | 第66-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