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

提要第1-9页
第1章 绪论第9-2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12-26页
     ·国外的校企合作研究第13-17页
     ·国内的校企合作研究第17-25页
     ·研究现状评述第25-26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第26页
   ·主要研究方法、论文基本构成及技术路线第26-29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26-27页
     ·论文基本构成及技术路线第27-29页
第2章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理论基础研究第29-48页
   ·技术创新与创新平台理论第29-34页
     ·技术创新理论第29页
     ·创新平台理论第29-34页
   ·产学研合作理论第34-37页
     ·合作创新理论第34-35页
     ·产学研理论第35-37页
   ·机制理论第37-38页
   ·其他相关的理论方法第38-47页
     ·激励理论第38-40页
     ·沟通理论第40-43页
     ·利益分配方法概述第43-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结构分析第48-68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内涵第48-52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概念及分类第48-50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功能分析第50-51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成因分析第51-52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复杂性分析第52-56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第52-53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系统分析第53-55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复杂性特征及规律第55-56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结构模型构建第56-67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目标与构建原则第56-57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层次结构及合作模式第57-60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及构成要素第60-66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结构模型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理与模型构建第68-87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运行的受力分析第68-75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内外部动力、阻力分析第68-74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矢量合力模型第74-75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5-80页
     ·影响平台运行的外部环境因素第76页
     ·影响平台运行的内部条件因素第76-78页
     ·影响平台运行的规制因素第78页
     ·平台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对平台运行的影响第78-80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运行中应遵循的原理及规律第80-82页
     ·平台分工与合作的互补统一规律第80-81页
     ·平台耦合与互动结合的协调促进规律第81页
     ·平台外力与内力共同作用的矢量合力规律第81-82页
     ·平台静态与动态复合的稳定性规律第82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模型研究第82-86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特点及关键问题第82-83页
     ·基于矢量合力原理的主体合作互补第83页
     ·基于组织行为需求的主体耦合互动第83-84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结构模型构建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增强运行动力的平台促进机制研究第87-111页
   ·基于运行动力的平台促进机制模型构建第87-89页
     ·平台运行过程中的动力特征及关键问题第87-88页
     ·基于运行动力的平台促进机制内涵及结构模型构建第88-89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动力评价研究第89-97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动力评价指标体系第89-91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动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91-94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动力评价研究第94-97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运行的激励研究第97-110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激励内涵第97-99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激励机理第99-104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激励方法第104-106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激励模型第106-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6章 减小运行阻力的平台协调机制研究第111-139页
   ·基于运行阻力的平台协调机制模型构建第111-113页
     ·平台运行阻力的关键因素分析第111-112页
     ·基于运行阻力的平台协调机制内涵第112-113页
     ·基于运行阻力的平台协调机制结构模型第113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运行中的沟通协调第113-126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沟通的内涵第113-116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运行中的冲突研究第116-120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沟通机制研究第120-126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运行中的利益协调第126-138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利益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第126-128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利益分配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第128-130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利益分配的均衡条件分析第130页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利益分配模型研究第130-138页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第7章 实证研究第139-165页
   ·吉林省科技创新现状第139-146页
   ·典型的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第146-164页
     ·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简介第146-149页
     ·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的构成研究第149-154页
     ·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运行机制研究第154-164页
   ·本章小结第164-165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65-169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65-166页
   ·主要创新点第166-168页
   ·研究展望第168-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8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82-183页
致谢第183-184页
摘要第184-188页
Abstract第188-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托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
下一篇:韩中日纤维机械产业发展路径与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