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朝鲜族民居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一、绪论 | 第8-13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2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3 研究的方法及范围 | 第9-1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页 |
·研究的范围 | 第9-10页 |
4 研究的现状及水平 | 第10-13页 |
·我国民居研究的发展进程及现状水平 | 第10页 |
·东北民居研究的现状及水平 | 第10-13页 |
二、东北朝鲜族传统民居和现代民居建筑的基本型制 | 第13-19页 |
1 延边乡村朝鲜族传统民居 | 第13-16页 |
·总体布局 | 第13页 |
·传统住宅平面 | 第13-14页 |
·立面造型 | 第14-15页 |
·构造措施 | 第15页 |
·采暖方式 | 第15-16页 |
2 新建的朝鲜族住宅 | 第16-19页 |
·大中城市中朝鲜族的居住状况 | 第16-17页 |
·辽宁、黑龙江省农村朝鲜族居住状况 | 第17页 |
·延边地区农村朝鲜族的居住状况 | 第17-19页 |
三、东北朝鲜族传统民居和现代民居的营造技术特点 | 第19-32页 |
1 平面形态及其营造技术特征 | 第19-21页 |
·气候条件与村落选址 | 第19页 |
·经济形态与村落选址 | 第19-21页 |
·经济因素制约的平面组合形式 | 第21页 |
2 空间形态及其营造技术特征 | 第21-26页 |
·朝鲜族民居的立面形态 | 第21-22页 |
·朝鲜族民居的墙体做法 | 第22-23页 |
·基础与台基的普遍做法 | 第23-24页 |
·屋顶材料及其屋面做法 | 第24-26页 |
3 内部空间划分及其利用 | 第26-28页 |
·厨房的地位 | 第26-27页 |
·朝鲜族的火炕文化 | 第27-28页 |
4 体现地域特色的附属构筑物 | 第28-29页 |
·与汉族不同的围墙 | 第28-29页 |
·具有地域特征的烟囱 | 第29页 |
5 朝鲜族门窗特色 | 第29-30页 |
·朝鲜族民居门的民族特色 | 第29-30页 |
·朝鲜族民居窗的特色 | 第30页 |
6 地方性建筑材料的应用 | 第30-32页 |
四、东北朝鲜族传统民居和现代民居的装饰特征 | 第32-35页 |
1 东北朝鲜族传统民居装饰特征 | 第32-33页 |
·在主要家具上 | 第32页 |
·在主要陈设装饰上 | 第32页 |
·在材料选择上 | 第32-33页 |
2 朝鲜族现代民居室内装饰特征 | 第33-35页 |
·在主要装饰上 | 第33页 |
·在材料选择上 | 第33-34页 |
·在主要颜色上 | 第34-35页 |
五、东北朝鲜族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传承 | 第35-40页 |
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35页 |
2 可持续发展的产生背景 | 第35-36页 |
·朝鲜族传统民居的起源发展及区域分布 | 第35页 |
·自然生态环境 | 第35-36页 |
3 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 第36-38页 |
·住宅环境 | 第36页 |
·独特高效的火炕 | 第36-37页 |
·优化平面布置 | 第37页 |
·围护结构设计 | 第37页 |
·立面造型──开口部位 | 第37-38页 |
·就地取材 | 第38页 |
·可再生能源利用 | 第38页 |
4 可持续发展经验的转化和展望 | 第38-40页 |
·可持续发展经验的转化 | 第39页 |
·可持续发展经验的展望 | 第39-40页 |
六、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