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甘蓝类论文

甘蓝SRK-SCR相互作用研究及作用强度与酵母生长关系模型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2页
   ·芸薹属SI雌雄决定因子及其相互作用第14-23页
     ·雌性决定因子的确定及其功能特征第16-18页
     ·雄性决定因子的确定及其功能特征第18-20页
     ·雌雄因子相互作用的确定第20-21页
     ·雌性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雌雄决定因子相互作用的意义第22-23页
     ·未来的研究第23页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的研究进展第23-30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第24-28页
     ·免疫共沉淀第28-29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第29页
     ·串联亲和纯化技术第29-30页
     ·其它研究方法第3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32页
第二章 SRK胞外结构域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2-58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8页
     ·实验材料第32-33页
     ·总RNA的提取方法第33-34页
     ·第1链cDNA合成第34页
     ·eSRK基因的扩增第34-36页
     ·质粒DNA转化感受态细胞第36-37页
     ·阳性克隆的鉴定和测序第37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54页
     ·植物总RNA提取结果第38页
     ·SRK基因的克隆第38-39页
     ·SRK核苷酸序列分析第39-44页
     ·SRK蛋白质序列分析第44-46页
     ·SRK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第46-48页
     ·SRK蛋白质三级级结构分析第48-50页
     ·SRK蛋白质功能位点分析第50-53页
     ·SRK系统发育分析第53-54页
   ·讨论第54-58页
第三章 SCR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8-70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2页
     ·实验材料第58-59页
     ·实验方法第59-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67页
     ·SCR基因的克隆第62页
     ·SCR核苷酸序列分析第62-63页
     ·SCR蛋白序列的分析第63-64页
     ·SCR蛋白质三级级结构分析第64-65页
     ·SCR蛋白质功能位点分析第65-66页
     ·SCR的序列相似性分析第66-67页
     ·SCR的系统发育分析第67页
   ·讨论第67-70页
第四章 S受体激酶识别SC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0-80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0-71页
     ·数据源第70页
     ·实验方法第70-71页
   ·结果与分析第71-77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71-74页
     ·相互作用位点分析第74-77页
   ·讨论第77-80页
第五章 利用酵母双杂交法检测甘蓝SCR与SRK之间的相互作用第80-98页
   ·材料与方法第80-84页
     ·试验材料第80-82页
     ·总RNA的提取与cDNA合成第82页
     ·SRK的PCR扩增及酵母表达载体构建第82页
     ·SCR的PCR扩增及酵母载体构建及酵母表达载体构建第82页
     ·酵母感受态制备第82-83页
     ·质粒转化酵母第83页
     ·自身转录激活活性鉴定第83页
     ·pGADT7eSRK和pGBKT7SCR分别对酵母Y187和Y2HGold毒性的检测第83-84页
     ·酵母双杂交及其蛋白相互作用的检测第84页
   ·结果与分析第84-95页
     ·eSRK基因的克隆第84-85页
     ·甘蓝D3和E1的SCR基因的PCR扩增第85-86页
     ·酵母表达载体的鉴定第86-87页
     ·自激活鉴定第87-90页
     ·SCR融合蛋白的毒性检测第90-91页
     ·相互作用鉴定第91-95页
   ·讨论第95-98页
第六章 S受体激酶SCR识别模体的研究第98-126页
   ·利用酵母双杂交研究S受体激酶SCR识别模体第98-111页
     ·材料与方法第98-101页
     ·结果与分析第101-109页
     ·小结第109-111页
   ·SRK高变区和SCR基因的原核表达和相互作用研究第111-123页
     ·材料和方法第111-119页
     ·结果与分析第119-122页
     ·小结第122-123页
   ·讨论第123-126页
     ·S受体激酶SCR结合域的分析第123-125页
     ·重视酵母双杂交的假阳性第125-126页
第七章 SCR-SRK相互作用强度与酵母菌生长之间关系模型的构建第126-138页
   ·材料与方法第126-128页
     ·实验材料第126页
     ·实验方法第126-128页
   ·结果与分析第128-133页
     ·二倍体酵母的观察第128-129页
     ·正态分布检测第129页
     ·SCR-SRK相互作用强度与酵母菌体量之间相关性模型构建第129-130页
     ·SCR-SRK相互作用强度为自变量和酵母菌体量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构建第130-131页
     ·酵母菌体量为自变量和SCR-SRK相互作用强度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构建第131-133页
   ·讨论第133-13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138-140页
 1 结论第138-139页
 2 创新点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8页
致谢第148-150页
参加科研项目及(拟)发表论文目录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45S rDNA-FISH与GISH分析的草莓属(Fragaria)野生种亲缘关系与系统分类研究
下一篇:外源性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和大豆抗旱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