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汽油机论文--运行、试验论文

三元催化转化器快速老化试验系统的开发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引言第9-10页
   ·汽油机有害排放物成分及生成机理第10-13页
     ·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的成分第10-11页
     ·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机理第11-13页
   ·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第13-15页
     ·机内净化措施第13-14页
     ·机外净化措施第14-15页
   ·催化转化新技术第15-16页
     ·贫燃条件下的三元催化剂第15页
     ·只含Pd的催化剂第15-16页
     ·载体与催化层一体化催化剂第16页
     ·汽车尾气多元净化技术第16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三元催化转化器原理及性能评价第18-31页
   ·催化转化器的发展第18-19页
   ·三元催化转化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9-22页
     ·三元催化转化器的结构第19-20页
     ·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第20-22页
   ·三元催化转化器性能指标第22-26页
     ·转化效率第22页
     ·空燃比特性第22-23页
     ·起燃特性第23-25页
     ·空速特性第25页
     ·流动特性第25-26页
     ·耐久特性第26页
   ·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性能评价试验方法第26-27页
     ·实验室小样评价第26-27页
     ·发动机台架评价第27页
     ·车辆评价第27页
   ·三元催化转化器与汽车的匹配第27-30页
     ·催化器与发动机的匹配第27-28页
     ·催化器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匹配第28-29页
     ·催化器与排气系统的匹配第29页
     ·催化器与燃料和润滑油的匹配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三元催化转化器老化方法的分析第31-48页
   ·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老化机理第31-37页
     ·高温热失活第32-33页
     ·化学中毒第33-36页
     ·结焦第36页
     ·机械损伤第36-37页
   ·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第37-39页
     ·非选择性失活第37页
     ·选择性失活第37-39页
   ·车用催化器快速老化方法综述第39-47页
     ·汽车排放试验的典型工况第39页
     ·快速老化循环开发流程第39-42页
     ·国内外常用快速老化方法第42-45页
     ·本实验所采用的老化循环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三元催化转化器快速老化试验装置的研制第48-65页
   ·基本方案设计第48-49页
   ·试验用发动机和测功机第49-54页
     ·发动机的选取第49-51页
     ·老化试验中发动机工况的选取第51-52页
     ·试验用测功机的选取第52-53页
     ·测功机与发动机的对接第53-54页
   ·二次补气装置的设计第54-59页
     ·补气装置总体设计第54-55页
     ·补气管路直径和空气泵功率的选择第55-58页
     ·补气喷射管的设计第58-59页
   ·排气系统的设计第59-61页
     ·排气管管路及材料的确定第59页
     ·排气系统密封性要求第59-60页
     ·传感器的选用和安装位置的确定第60-61页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第61-63页
   ·电控系统简述第63-64页
   ·其他设备的选用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65-67页
   ·发动机启动和停机要求第65-66页
     ·发动机启动第65页
     ·发动机保养停机第65页
     ·老化结束停机第65页
     ·非正常停机第65-66页
   ·催化转化器的温度要求第66页
   ·发动机冷却系统第66页
   ·对油品的要求第66-67页
第6章 全文总结第67-69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7页
   ·论文期间完成的工作第67-68页
   ·今后的工作要点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油机配气凸轮型线优化设计及其配气相位优化
下一篇:磷钨酸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氧化柴油深度脱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