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页 |
1 高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9-18页 |
·对道德教育存在的元理论认识上的问题 | 第9-12页 |
·道德是不是可教 | 第9-10页 |
·道德教育对象是否有接受道德教育的必要和可能 | 第10-11页 |
·道德教育是否是社会发展所必要的 | 第11-12页 |
·学校教育应道德教育为首 | 第12页 |
·道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课堂以外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家庭对道德教育的忽视 | 第15页 |
·学校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 | 第15-16页 |
·社会对道德教育的关注不强 | 第16-17页 |
·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2 高中生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8-27页 |
·应试教育模式是根本原因 | 第18-19页 |
·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 | 第19-21页 |
·教育者道德教育理论水平低 | 第20页 |
·教育者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 第20-21页 |
·教育者操作道德教育的能力差 | 第21页 |
·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是主要原因之二 | 第21-23页 |
·高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对道德教育不利 | 第21-22页 |
·高中学生主观意识对道德教育不利 | 第22-23页 |
·高中学生学习效率不理想对道德教育不利 | 第23页 |
·环境因素的影响是重要原因 | 第23-27页 |
·学校对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的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家庭对道德教育轻视的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社会对道德教育关注不够的原因分析 | 第26-27页 |
3 高中生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27-33页 |
·应试教育应转变为素质教育 | 第27-28页 |
·学校教学中应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 第28-29页 |
·转变观念,重视道德教育学校教育的灵魂始终都应该是道德教育。 | 第28页 |
·道德教育目标应该细化 | 第28页 |
·道德教育课程应合理安排 | 第28-29页 |
·道德教育方式应实现从教师灌输到师生互动的转变 | 第29页 |
·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 第29页 |
·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 第29-30页 |
·在高等师范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努力提高老师们的道德素质。 | 第29页 |
·重视对广大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做好老师的继续教育工 作。 | 第29-30页 |
·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道德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 第30页 |
·倡导行为育人,强化师德建设。 | 第30页 |
·受教育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 第30页 |
·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 | 第30-33页 |
·重视家庭对道德教育力量 | 第30-31页 |
·提高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 | 第31页 |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互动 | 第31-32页 |
·加兄弟院校的道德教育交流与研究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