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第2章 高速铁路建设引入外方监理概述 | 第16-21页 |
| ·引入外方监理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 ·高速铁路建设引入外方监理的情况 | 第16-20页 |
| ·外方监理与中方的合作模式 | 第16-18页 |
| ·业主对外方监理的管理方式 | 第18-19页 |
| ·中方对外方监理的评价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外方质量代表选择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9页 |
| ·外方质量代表模式的特点 | 第21-24页 |
| ·外方质量代表模式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 ·国外咨询选择与我国监理招标的比较 | 第25-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4章 外方质量代表的选择评价体系实施前提分析 | 第29-37页 |
| ·制约外方质量代表选择的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 ·招投标阶段业主与监理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第29-30页 |
| ·业主与监理的关系现状 | 第30-31页 |
| ·高速铁路建设业主与外方质量代表的Partnering关系建立 | 第31-34页 |
| ·Partnering应用在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适用性 | 第31-32页 |
| ·业主与外方质量代表的Partnering关系的建立 | 第32-34页 |
| ·基于Partnering的外方质量代表招标模式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5章 外方质量代表选择评价体系构建 | 第37-51页 |
| ·基于QBS的外方质量代表选择方法 | 第37-42页 |
| ·指标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 ·指标设计 | 第38-42页 |
| ·评价方法 | 第42-50页 |
| ·评价方法简介 | 第42-50页 |
| ·综合评价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6章 外方质量代表选择的案例分析 | 第51-63页 |
| ·模拟案例概况 | 第51-54页 |
| ·新建某高速铁路工程项目外方质量代表招标公告 | 第51-52页 |
| ·投标人情况 | 第52-54页 |
| ·外方质量代表的选择过程计算 | 第54-62页 |
| ·资格预审阶段 | 第54页 |
| ·评标阶段 | 第54-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 高速铁路建设的外方质量代表选择专家调查表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