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施肥的依据及其技术体系的发展 | 第19-20页 |
·国外推荐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19-20页 |
·我国推荐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20页 |
·施肥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分析 | 第20-22页 |
·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对作物产量提高、品质改善、环境改善的促进作用 | 第20-22页 |
·过量或不合理施肥对作物产量、品质、环境的负面影响 | 第22页 |
·土壤-作物系统养分收支平衡状况分析 | 第22-23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试验地特性 | 第28-29页 |
·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试验方案一 | 第29-30页 |
·试验方案二 | 第30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30-32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0-31页 |
·分析指标与方法 | 第31-32页 |
·植株养分测定 | 第31页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31页 |
·作物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 第31-32页 |
·作物产量测定 | 第32页 |
·数据统计及有关计算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61页 |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收益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33-43页 |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收益的影响 | 第34-35页 |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5-37页 |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35页 |
·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规律和养分吸收特性 | 第35-37页 |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种植系统氮素养分平衡的影响 | 第38-39页 |
·氮肥运筹对土壤NO_3~-—N分布和积累的影响 | 第39-42页 |
·不同处理土壤剖面NO_3~-—N分布 | 第39-41页 |
·不同处理土壤剖面NO_3~-—N积累量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收益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43-56页 |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收益的影响 | 第45-47页 |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7-50页 |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47-49页 |
·冬小麦/夏玉米干物质积累规律和养分吸收特性 | 第49-50页 |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的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利用率和养分平衡的影响 | 第52页 |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52-55页 |
·不同处理土壤剖面NO_3~--N分布 | 第52-53页 |
·不同处理土壤剖面NO_3~--N积累量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两种种植制度下土壤-作物体系氮养分调控比较 | 第56-61页 |
·两种种植制度下的作物氮养分吸收规律 | 第57页 |
·两种种植制度下土壤-作物体系氮养分调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两种种植制度下土壤-作物体系氮养分调控对农民收益的影响 | 第58页 |
·两种种植制度下土壤-作物体系氮养分调控对土壤养分消耗的影响 | 第58-59页 |
·两种种植制度下土壤-作物体系氮养分调控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