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喹诺酮类药物简介 | 第12-13页 |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兽医临床中的使用的氟喹诺酮药物 | 第13页 |
·恩诺沙星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恩诺沙星的理化性质 | 第13-15页 |
·恩诺沙星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特点 | 第15页 |
·恩诺沙星的临床应用 | 第15-16页 |
·恩诺沙星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恩诺沙星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恩诺沙星和丙磺舒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丙磺舒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动物血浆中恩诺沙星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动物血浆中恩诺沙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4页 |
·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试验动物与饲料 | 第25页 |
·试验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30页 |
·含量测定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包封率测定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释放度测定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稳定性试验方案 | 第28页 |
·药物动力学试验方案 | 第28-30页 |
3 试验结果 | 第30-39页 |
·含量测定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标准曲线 | 第30页 |
·精密度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回收率试验结果 | 第31页 |
·包衣材料干扰试验结果 | 第31页 |
·供试品含量测定试验结果 | 第31页 |
·包封率测定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包衣外游离药物回收率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包封率测定结果 | 第32页 |
·释放度试验结果 | 第32-34页 |
·释放度试验标准曲线 | 第32页 |
·精密度试验结果 | 第32页 |
·样品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32-33页 |
·释放介质干扰试验 | 第33页 |
·释放度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加速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强光照射试验结果 | 第35页 |
·药物动力学试验结果 | 第35-39页 |
·血浆标准工作曲线 | 第35页 |
·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血浆色谱图 | 第35页 |
·方法学验证结果 | 第35-36页 |
·药物动力学试验数据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6页 |
·含量测定讨论 | 第39-41页 |
·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39页 |
·含量测定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39-40页 |
·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的建立 | 第40-41页 |
·包封率测定试验包衣外游离药物提取方法的建立 | 第41页 |
·体外释放度试验讨论 | 第41页 |
·稳定性试验结果讨论 | 第41页 |
·药物动力学试验讨论 | 第41-46页 |
·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41页 |
·血浆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 第41-44页 |
·色谱检测条件的选择 | 第44-45页 |
·药物动力学试验结果讨论 | 第45-46页 |
5 结论 | 第46-49页 |
·建立了恩诺沙星包被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确定了其含量 | 第46页 |
·建立了恩诺沙星包被剂包封率测定方法并确定了其包封率 | 第46-47页 |
·通过体外释放度试验初步评价了恩诺沙星包被剂的缓释效果 | 第47页 |
·通过稳定性试验评价了恩诺沙星包被剂的稳定性 | 第47页 |
·建立了猪血浆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提取和检测方法 | 第47页 |
·评价了包被剂的缓释效果并制定了临床给药方案 | 第47-48页 |
·比较了恩诺沙星包被剂单独口服与包被剂和丙磺舒联合口服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差异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附录1 标准工作曲线 | 第59-60页 |
附录2 含量测定及释放度测定色谱图 | 第60-61页 |
附录3 血浆样品色谱图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