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寻租问题探讨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0 引言 | 第13-18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文献综述评析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1 会计寻租概述 | 第18-25页 |
·寻租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 第18-21页 |
·寻租理论的起源 | 第18-19页 |
·寻租理论的发展 | 第19-21页 |
·会计寻租的概念及特点 | 第21-25页 |
·会计寻租的概念 | 第21-23页 |
·会计寻租的特点 | 第23页 |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的独特之处 | 第23-25页 |
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的表现形式及经济后果 | 第25-37页 |
·上市公司外部会计寻租的行为表现 | 第25-28页 |
·对政府部门或官员的游说和疏通 | 第25-26页 |
·对中介机构的拉拢、审计意见的购买 | 第26-27页 |
·限制独立董事发挥应有作用 | 第27-28页 |
·上市公司内部会计寻租的行为表现 | 第28-34页 |
·大股东维护和攫取利益进行会计寻租 | 第28-30页 |
·管理层为谋取私利或业绩考评进行会计寻租 | 第30-31页 |
·公司内部员工从局部利益出发所产生的会计寻租行为 | 第31-32页 |
·对会计信息的直接管理来进行会计寻租 | 第32-34页 |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的经济后果 | 第34-37页 |
·会计寻租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 第35页 |
·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环境 | 第35-36页 |
·浪费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扭曲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 第36页 |
·会计寻租降低会计监管效率 | 第36-37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的原因分析 | 第37-44页 |
·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的内部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利益驱动和侥幸心理是会计寻租的根本原因 | 第37-39页 |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致使会计寻租合理化 | 第39页 |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使会计寻租缺乏有效约束和监督 | 第39-40页 |
·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的外部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上市和配股资格等不甚完善的监管规定提供了动机 | 第40页 |
·转轨过渡型经济为会计寻租提供了制度基础 | 第40-41页 |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 第41页 |
·不完善的会计管制必然导致会计寻租的产生和蔓延 | 第41-42页 |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为会计寻租提供了信息屏蔽 | 第42-43页 |
·独立审计制度的缺陷诱发了审计市场的寻租行为 | 第43-44页 |
4 防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的对策 | 第44-50页 |
·转变政府职能,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 第44-45页 |
·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 | 第45页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45-46页 |
·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会计寻租成本 | 第46-47页 |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 第47-48页 |
·完善独立审计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 第48页 |
·强化对公众的宣传与教育培训 | 第48-50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