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目录 | 第1-7页 |
CONTENTS | 第7-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3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动态交通信息平台简介与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国外动态信息平台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动态信息平台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交通信息平台的热点和不足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0-21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第2章 城市动态交通信息平台的框架设计 | 第23-33页 |
·城市动态交通信息平台的体系框架 | 第23-25页 |
·平台供求分析 | 第23-24页 |
·平台体系框架 | 第24-25页 |
·动态交通信息平台的关键模块 | 第25-32页 |
·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 第26-29页 |
·动态交通信息实时处理技术 | 第29页 |
·动态交通信息发布技术 | 第29-31页 |
·交通信息数据库技术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33-49页 |
·交通信息采集概述 | 第33-34页 |
·交通采集数据解析 | 第34-39页 |
·固定型检测器数据格式 | 第35-38页 |
·浮动车数据格式 | 第38-39页 |
·串口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第39-43页 |
·网络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第43-48页 |
·Winsock网络编程技术 | 第43-45页 |
·网络通信具体实现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动态交通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49-68页 |
·交通信息处理 | 第49-52页 |
·交通数据预处理 | 第49-50页 |
·浮动车地图匹配 | 第50-52页 |
·交通信息融合算法 | 第52-59页 |
·RBF网络问题描述 | 第52-53页 |
·基于免疫模糊聚类的RBF网络中心点确定方法 | 第53-5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道路交通信息数据库的设计 | 第59-65页 |
·数据库的选择 | 第59-60页 |
·属性表的设计 | 第60-63页 |
·使用ADO访问数据库 | 第63-65页 |
·交通信息发布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实现 | 第68-77页 |
·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结构 | 第68-69页 |
·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 第69-76页 |
·串口通信实时采集动态数据 | 第70页 |
·网络通信实时采集动态数据 | 第70-71页 |
·交通信息实时在线预处理 | 第71-72页 |
·交通信息实时在线数据融合 | 第72-74页 |
·路段检测设备信息管理 | 第74页 |
·用户管理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85-8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