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选题背景第10-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6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3-15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5-16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公民环境权法律保护中存在的不足第18-28页
   ·公民环境权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第18-19页
     ·政府过于追求GDP 的增长第18页
     ·公民环境意识淡薄第18-19页
   ·公民环境权的立法保护体系不完备第19-22页
     ·宪法中未直接涉及公民环境权第19-20页
     ·环境法中缺乏公民环境权的明确规定第20-21页
     ·其他相关法律鲜有公民环境权的具体规定第21-22页
   ·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缺陷第22-24页
     ·执法机构职责不明确第22-23页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第23页
     ·执法设备落后第23-24页
     ·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第24页
   ·公民环境权的司法救济体系不完整第24-28页
     ·原告资格受限制第24-25页
     ·受案范围过窄第25页
     ·诉讼时效过短第25-26页
     ·举证责任规定不合理第26页
     ·环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单一第26-28页
第3章 影响公民环境权实现的因素第28-32页
   ·历史因素第28页
   ·政治因素第28-30页
   ·经济因素第30-32页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公民环境意识的强弱第30页
     ·偏低的环保投入影响公民环境权的实现第30-32页
第4章 公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完善第32-48页
   ·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第32-34页
     ·政府转变囿于经济发展的观念第32-33页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第33-34页
   ·加强公民环境权的立法保护第34-39页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第34-35页
     ·修改环境法的相关内容第35-37页
     ·补充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第37-39页
   ·加大公民环境权保护的执法力度第39-43页
     ·理顺执法体制第39-40页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第40-41页
     ·更新执法设备第41-42页
     ·健全执法监督机制第42-43页
   ·健全公民环境权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第43-48页
     ·拓展原告起诉资格第43-44页
     ·扩大环境诉讼受案范围第44页
     ·延长环境诉讼时效第44-45页
     ·合理配置举证责任第45-46页
     ·增加环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民选举权诉讼救济研究
下一篇:论法律信任及其在我国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