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半导体物理学论文--半导体理论论文

材料新颖磁机制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自旋电子学与稀磁半导体第10-12页
   ·Mn掺杂ZnO稀磁半导体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不含铁磁离子化合物磁性研究第14-15页
   ·稀磁材料的高压相变及电子结构第15-17页
 参考文献第17-22页
第二章 理论方法与模型第22-41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22-26页
     ·LDA近似第24-25页
     ·GGA近似第25页
     ·LSDA+U方法第25-26页
   ·布洛赫定理第26-27页
   ·势与波函数的处理第27-34页
     ·平面波展开第28-29页
     ·赝势方法第29-31页
     ·赝势方法的一种优化:PAW方法第31-33页
     ·FLAPW方法第33-34页
   ·电子自洽第34-36页
   ·计算模型第36-41页
     ·Supercell模型第36页
     ·结构优化第36-37页
     ·Hellmann-Feynman力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第三章 共掺杂引起ZnO体系铁磁性的研究第41-52页
   ·背景介绍第41-42页
   ·原理与计算细节第42-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9页
     ·Li/Mn或Cu/Mn共掺杂的铁磁性第43-44页
     ·Li/Mn共掺杂机制—RKKY模型第44页
     ·Cu/Mn共掺杂机制—RKKY和超交换作用第44-46页
     ·空穴和超相互作用在态密度图上的证明第46页
     ·n型掺杂反而增强了体系的反铁磁第46-48页
     ·Li/Mn是铁磁性较好的共掺原子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第四章 CaB_6体系磁性来源的研究第52-62页
   ·引言第52-53页
   ·计算方法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B空穴导致的带隙局域态第53页
     ·结构变化导致的磁矩第53-55页
     ·杂质对磁矩的影响第55-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第五章 高浓度B掺杂的无定形Si磁性研究第62-72页
   ·引言第62-63页
   ·计算方法第63页
   ·结果与分析第63-70页
     ·非晶结构的径向分布和角分布分析第63-66页
     ·磁性特征第66-68页
     ·磁矩起因第68-70页
   ·小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第六章 Zn_(1-x)Mn_xSe(x=0,0.25)高压相变及其电子结构研究第72-84页
   ·引言第72-73页
   ·计算方法第73-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81页
     ·Zn_(0.75)Mn_(0.25)Se的基态第74页
     ·相图及相变参数第74-76页
     ·相变路径,内能及焓第76-78页
     ·结构相变的驱动力第78-81页
     ·高压下的电荷密度分布第81页
   ·小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第七章 内嵌富勒烯M_3N@C_(80)(M=Sc,Y,and lanthanides)电子态的研究第84-95页
   ·引言第84页
   ·计算方法和原子结构第84-86页
   ·结果与分析第86-91页
     ·M_3N@C_(80)的HOMO-LUMO带隙第86-87页
     ·电子的态密度第87-89页
     ·电荷转移第89-90页
     ·Tm的4f态第90-91页
   ·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6页
致谢第96-98页
博士期间完成论文及参加会议报告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导体量子点体系中量子耗散动力学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适合于硬件进化的FPGA平台设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