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附录一中英文縮略语对照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24页 |
1 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 第12-18页 |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 第12页 |
·湿热是UC发病的主要因素 | 第12页 |
·湿热产生的病机及转变 | 第12-14页 |
·UC发病与脏腑的关系 | 第14页 |
·从湿热辨证论治UC | 第14-16页 |
·清肠化湿为基本治法 | 第16-17页 |
·古方今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第17-18页 |
2 西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 第18-24页 |
·流行病学 | 第18页 |
·UC发病因素 | 第18-22页 |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新进展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4-42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4-26页 |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 第24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4-25页 |
·中医辨证标准 | 第25页 |
·纳入标准 | 第25-26页 |
·排除标准 | 第26页 |
·合并用药 | 第2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治疗方案及药物 | 第26-27页 |
·治疗方法及疗程 | 第27页 |
·观察内容 | 第27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7-29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9页 |
3 结果 | 第29-39页 |
·基线资料的比较 | 第29-30页 |
·症状疗效分析比较 | 第30-36页 |
·实验室检查比较 | 第36-37页 |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37-38页 |
·综合疗效比较 | 第38页 |
·两组治疗前后缓解率比较 | 第38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湿热在UC发病中的地位 | 第39页 |
·体质在湿热转化中的作用 | 第39页 |
·UC辨治过程中的整体观 | 第39页 |
·清肠化湿与扶正的比例关系 | 第39页 |
·万药解析 | 第39-40页 |
·清肠化湿方及灌肠协定方的药理机制 | 第40页 |
·疗效总结 | 第40-4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第三部分 从湿热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 | 第42-48页 |
摘要 | 第42页 |
引言 | 第42页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42-48页 |
·研究对象 | 第42页 |
·研究方法 | 第42-44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44页 |
·结果 | 第44-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