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注塑技术发展趋势 | 第8-9页 |
·塑料注射成形过程仿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 第9-10页 |
·CAE软件的应用 | 第10-11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注塑机的选用及手机壳结构分析 | 第12-20页 |
·注塑机的发展及选用 | 第12-13页 |
·注塑机的组成及作用 | 第12页 |
·设备分类 | 第12-13页 |
·注塑材料分析 | 第13-14页 |
·塑件原材料性能分析 | 第13-14页 |
·注塑材料类型 | 第14页 |
·注塑材料成型过程 | 第14页 |
·注塑材料成型工艺条件 | 第14-17页 |
·温度的控制类型 | 第15-16页 |
·压力控制 | 第16-17页 |
·零件设计依据 | 第17-18页 |
·手机外壳零件结构的分析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注塑模具三维造型设计 | 第20-40页 |
·设计流程图和SOLIDWORKS软件的功用 | 第20页 |
·注塑模具的设计 | 第20-21页 |
·创建塑件三维模型 | 第21-25页 |
·建模过程 | 第21-23页 |
·注塑模结构的组成 | 第23页 |
·模架组成 | 第23-25页 |
·浇注系统 | 第25-27页 |
·定模的生成 | 第25-26页 |
·动模的生成 | 第26页 |
·浇口杯的设计 | 第26-27页 |
·推出机构 | 第27-28页 |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 第28-29页 |
·冷却系统 | 第29-34页 |
·模具冷却面积的计算 | 第31-32页 |
·模具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 第32页 |
·冷却系统的结构 | 第32-33页 |
·冷却的基本形式 | 第33-34页 |
·支撑系统设计 | 第34-35页 |
·附属零部件设计 | 第35页 |
·注塑模具的总体装配过程 | 第35-38页 |
·定模座板、定模板的安装 | 第35-36页 |
·成型部分的安装 | 第36-37页 |
·推出机构的安装 | 第37页 |
·冷却系统的安装 | 第37-38页 |
·总装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模具支架的设计 | 第40-46页 |
·模具支架的选用 | 第40页 |
·模具支架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模具结构与总装设计 | 第41-42页 |
·模具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 第41-42页 |
·确定抽芯距和斜导柱倾角 | 第42页 |
·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 第42页 |
·开模行程校核 | 第42-43页 |
·锁模力的计算 | 第43页 |
·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注射成型技术的仿真分析 | 第46-60页 |
·MOLDFLOW软件组成 | 第46页 |
·MOLDFLOW软件在注塑模设计中的作用 | 第46-47页 |
·MPI软件的主要模块 | 第47-49页 |
·可模塑性分析 | 第49页 |
·浇口位置分析优化 | 第49-50页 |
·充填分析 | 第50-51页 |
·翘曲分析 | 第51-56页 |
·正交实验分析 | 第52-53页 |
·试验结果 | 第53-56页 |
·DOE(FILL)和DOE(FLOW)分析优化 | 第56-57页 |
·优化结果的对比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