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融资理论基础 | 第16-30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6-22页 |
·公共物品的定义 | 第16页 |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区别 | 第16-17页 |
·公共物品的两个重要属性 | 第17-18页 |
·准公共物品的定义 | 第18页 |
·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损失与政府介入 | 第18-19页 |
·城市基础设施内部分解与投资主体界定 | 第19-20页 |
·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准公共物品特性 | 第20-21页 |
·公共产品市场中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第21-22页 |
·项目融资 | 第22-30页 |
·项目融资的定义 | 第22页 |
·项目融资与企业融资 | 第22-24页 |
·项目融资模式 | 第24-30页 |
3 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融资渠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30-37页 |
·污水处理投融资现状 | 第30-31页 |
·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投融资渠道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31-32页 |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 第31页 |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 第31-32页 |
·地方政府在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融资制度 | 第32页 |
·现行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融资渠道 | 第32-34页 |
·现行融资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7页 |
·投资主体单一 | 第34页 |
·投融资体制和制度不完善 | 第34-35页 |
·污水处理价格没有体现污水处理的价值 | 第35页 |
·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整体投资总量偏少 | 第35页 |
·污水处理未能形成产业化 | 第35-37页 |
4 国外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渠道经验借鉴 | 第37-45页 |
·国外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渠道 | 第37-40页 |
·美国 | 第37页 |
·日本 | 第37-38页 |
·英国 | 第38-39页 |
·法国 | 第39-40页 |
·外资水务企业在中国的投融资情况 | 第40-43页 |
·威立雅水务集团(VEOLIA) | 第40-41页 |
·苏伊士集团(Suez) | 第41-42页 |
·泰晤士水务集团(RWE) | 第42页 |
·柏林水务公司 | 第42-43页 |
·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融资渠道的经验借鉴 | 第43-45页 |
·利用项目融资手段发展污水处理行业 | 第44页 |
·准公共物品基础设施利用补贴和价格回购提供公共服务 | 第44页 |
·完善BOT项目融资管理的法律法规 | 第44-45页 |
5 污水处理建设工程项目融资渠道案例分析 | 第45-53页 |
·套子湾污水处理建设工程 | 第45-48页 |
·项目背景 | 第45-46页 |
·项目融资结构 | 第46-48页 |
·融资结构分析 | 第48页 |
·辛安河污水处建设工程 | 第48-50页 |
·项目背景 | 第48-49页 |
·项目融资流程 | 第49页 |
·融资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烟台南郊污水处理建设工程项目 | 第50-51页 |
·项目背景 | 第50页 |
·项目投融资模式 | 第50-51页 |
·项目融资结构分析 | 第51页 |
·总结评价 | 第51-53页 |
6 拓展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融资渠道的对策建议 | 第53-62页 |
·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投融资渠道的体制机制建设 | 第53-56页 |
·确立政府导向,引进外资同时注重培养内资发展机制 | 第53-54页 |
·建立新型政府投资资金管理体制 | 第54-55页 |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补偿机制 | 第55页 |
·建立高效政府投资管理运营机制 | 第55页 |
·改革污水收费制度,完善价格机制 | 第55-56页 |
·加强对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融资监管 | 第56页 |
·加快建立政府投资决策咨询机制 | 第56页 |
·拓展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投融资渠道的具体对策建议 | 第56-62页 |
·污水处理厂建设与管网建设分开运作 | 第57页 |
·组建城市水务投资公司,充分发挥投融资职能 | 第57-58页 |
·改革资金运作模式,保证资金集中使用 | 第58页 |
·改革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提供条件 | 第58-59页 |
·建立投资基金,拓宽融资渠道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 第59-60页 |
·积极通过项目融资来拓宽城建融资渠道 | 第60页 |
·充分利用专业中介机构,培养水务专业人才 | 第60-62页 |
7 结论 | 第62-65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62页 |
·本论文创新成果 | 第62-63页 |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